第三百六十五章 做的可真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是按照魏志朝的說法,那這事兒就得另看了。
趙行仔細斟酌了一番:“地保的契書你仔細看過嗎?”
魏志朝忙不迭的點頭:“下官怎麼敢不仔細驗看。其實從前是有過類似的事情的——因為各個村鎮的地保管著地租的那些事兒,確實是有的人會動了歪心思,想從這上頭打那些地的主意。
欺上瞞下,瞞天過海,弄些假的契書,糊弄老百姓不懂,騙著他們簽字畫押,等到了時間,就把他們的地給收走了。
下官還記得剛剛上任的時候,去翻閱過往年會稽郡的卷宗檔案。
大約在十五年前,也就是下官上任的兩年前,高良村就出過這樣的事。
不過當時是經過查證之後,契書是造假的,不能做數的,是因為高良村的村民們不懂,才過了幾年悽苦的日子。
要不是有個教書的先生途徑高良村,見村中百姓連口飯都要吃不上,得進山去挖野菜,靠那個裹腹過日子,同村民們詢問了情況,然後帶著頭告到了府衙裡來。
卷宗上是有記載的,說是那位教書先生願意一力承當。
他敲響府衙門外的鳴冤鼓,說的也很委婉。
他不知道高良村的村民跟地保籤的契書有沒有問題,只是他從前也在外阜遇見過類似情況,所以甘願冒險到府衙告狀,希望上一任郡守能夠調查此事。
倘或契書是真,真是高良村的村民和地保籤的契書,那有什麼罪責,他來承擔。
但是假如說地保手裡的契書是偽造的,是不能算數的,那就請官府還高良村村民們一個公道。”
聽魏志朝這話說來,當年的案子就是地保偽造契書。
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土地歸還給了村民,日子照常過,高良村的地保被投入獄中,依著大鄴律,判了二十年的牢獄,且他家中財產全部散給了高良村的村民。
“所以那些契書,到底是怎麼回事?”
姜元瞻抬手壓在自己的眼皮上,沉著臉色問魏志朝。
魏志朝深吸了一口氣:“下官後來也仔細盤問過,地保說他是借了銀子給村民的。
那年收成不是很好,他手上有錢,村子裡的百姓是家家戶戶都跟他賒了本該上交的糧食的。
可是這些糧食是要交到官府來,每個村鎮都有定數。
收成不好的年份裡,官府定的數也就會少。
但小河子村的村民不願意交。
畢竟收成不好,總想多留下一些裹腹,也能多換些銀子。
這雖說是情有可原,但是朝廷的規矩擺在那兒。
後來他們就想了這個法子,跟地保說,他們可以籤契書。”
趙行就大概聽明白了。
“等於說那年他們沒有給官府交糧食,但是這些糧食是地保自己掏了銀子,從外頭買了來,補齊了小河子村應繳之數,交到府衙來的?”
趙行眉頭緊鎖,把這番話細細的品了品,反問了這麼一句之後,又接了兩句:“那些契書的內容,大約就是定了個時間,要村民們把那些糧食歸還,或者是把銀子歸還上去。
反正每一戶要上交的糧食都是一樣的,地保出了多少銀子從外面買齊了上交,分攤到各家各戶,平分下來,每家應該還多少,也都是有定數的。
倘或到了時間沒能歸還糧食或者銀子,就把他們的地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