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的奏本送來京城,晉和帝發了好大的脾氣。

彼時趙曦月送了一盅親手熬製的人參雞湯去福寧殿,本來父女兩個有說有笑,氣氛好的不得了。

結果李福送了滎陽六百里加急的密摺。

趙曦月當下已經覺得不好,可又沒法勸著不叫他看。

晉和帝接過來,看了,然後就惱了。

天子大發雷霆,這事兒很快傳到了後宮裡去。

貞貴妃嚇得三魂去了七魄,還當是趙曦月在福寧殿裡如何胡來,惹惱了晉和帝,便帶了人,匆匆忙忙趕去福寧殿。

這也是她在晉和帝身邊服侍這麼多年,第一次主動靠近福寧殿。

她居於後宮,從不往前頭來的。

但今日著急忙慌,也顧不得那些。

李福知道她來,也是匆匆迎出來。

貞貴妃擔心女兒,三步並作兩步,連一向自持的儀態規矩都顧不得了,緊著聲兒就問他:“李內官,我聽說官家大發雷霆,生了好大的氣,是不是公主有什麼衝撞的?煩請內官替我去通傳一聲……”

“您別急,您彆著急。”

李福這才截下她的話,先勸了兩句,又因為知道她擔心著,不敢吊她的胃口,只是叫她稍微平復了一會兒,然後緊著回了她:“官家是為了鄭家上的密摺生氣,公主好著呢,您別擔心,這會兒在殿內規勸著,只是官家生了大氣,公主也沒勸得住。

但也好在是今兒公主在,能有人勸上兩句,否則官家這脾氣更要大到不知什麼地步。”

貞貴妃聽了這話自是長鬆一口氣。

打從昭陽殿一路急著過來,懸著的那顆心,總算能夠放回肚子裡去。

她大口的喘著氣,又拍著胸前給自己順著氣:“可嚇壞了我,還當是公主說錯了話,衝撞了官家。”

卻絕口不提鄭家密摺的事兒。

她也無心知道那些。

本來也跟她沒關係。

都是前朝的事情,她是後宮人,干預不得,最好當沒聽見。

要是有可能,她都恨不得現在衝進去把女兒拉走,也別摻和這些。

結果貞貴妃剛打算說要走,李福已經開口又說道:“官家傳您進去說話呢。”

貞貴妃腳下立時守住,面色一僵:“我?”

李福欸的說是,越發貓著腰:“官家說您既來了,進去陪著說說話,公主年紀畢竟還小,這些事情她不大懂,也別叫她杵在這兒聽這些,反倒不好。”

她跟晉和帝又有什麼可說的?

幾十年她也沒插手過宮外頭的事。

以往朝政上就算真的有了什麼煩心的,他也都是去跟皇后訴說一二,哪裡輪得上她們這些人。

貞貴妃是真不想去。

但晉和帝發了話,哪裡有她拒絕的餘地。

何況還能把女兒給換出來。

畢竟她謹小慎微慣了,心裡是有數的,還不至於嘴上沒個把門兒的,胡言亂語,招惹麻煩。

但阿月……她口無遮攔慣了,在官家面前只怕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