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襄這個時候突然想起了自己當時在上黎宮與上黎真人的尸解遺蛻戰鬥的時候曾經觸碰到了上黎真人的尸解遺蛻。

那個時候他是見到了上黎真人的記憶的,並且看到了當年上黎真人得到死簿的樣子。

從那個時候開始,死簿就已經是一本書的樣子了,一本線裝書,沒有封面,全書都是黑漆漆的。

只不過若是仔細想一想的話其實也可以發現,上黎真人手中的那本死簿,和陳明德他們手上的死簿已經是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如果硬要說的話,其實陳明德他們手上的那本死簿,已經更加趨近類似於現代的書籍了,而上黎真人手中的,可還是線裝書的!

現在再看到石磚上銘刻的話畫面,陸襄突然產生了一種猜測。

難道說生簿和死簿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形態?

陸襄沒有順著這個猜測繼續想下去,畢竟這個猜測其實沒有太大的作用,他現在只需要得到死簿就夠了,而這個猜測對於得到死簿可沒有太大的幫助。

再看向下一幅圖畫,陸襄看到了在生簿與死簿又變了模樣,變成了兩卷竹簡的模樣。

而在生簿和死簿的周圍也不再是什麼山川雲霧,而是一座座宏偉的亭臺樓閣。

這幅圖在講述一些什麼陸襄沒有看出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幅圖的時代已經邁進了很大一步了,那個時候已經出現了竹簡。

至於那些亭臺樓閣……等等!

陸襄突然想到了,這些亭臺樓閣到底是什麼!

別忘了,現在生簿是被看管在什麼地方的!

陰司!從那個時候開始,陰司就已經出現了,並且承擔著看管生簿和死簿、管理世間的生死輪迴的職責!

所以這幅圖畫中出現的亭臺樓閣,極有可能就是陰司的酆都城!

而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也基本上可以確定陰司出現的時間了。

大概就是在周朝前期的時候。

那個時候竹簡的運用開始變得多了起來,也就是生簿和死簿變成的那個樣子。

陸襄接下來又看了好幾幅圖畫,這些圖畫中講述的內容基本上都是與死簿有關的。

至於為什麼說是與死簿有關,那是因為只有前幾幅圖畫中出現了兩本書,也就是生簿和死簿,而當一個時間節點出現的時候,往後所有的圖畫中就只剩下一本書了。

那就是死簿,而那個時間節點陸襄也心知肚明。

那就是生簿和死簿遺失的時間點。

從那個時候開始,死簿就一直遺失在外,只有有緣者才能夠得到死簿,並且從死簿的身上得到恐怖的力量。

而在掌握死簿的人死亡之後,死簿也就會自動消失,然後等待著下一個有緣的人隨後出現在對方的面前。

陸襄知道,現在自己就是這個有緣人了。

或者說,愚者就是這個有緣人。

愚者的編號是“0”,既是開始又是結束。

他成為愚者,這場尋找死簿的行動才算是正式拉開了帷幕。

但也只有他能夠找到死簿,結束這一切。

陸襄放下了自己的雙手,此時他已經離開了那座壁障,如此龐然大物佇立在自己的面前,是任何光線都不可能扭曲的東西。

陸襄抬起頭往上看去,在那光線都被遮擋的雲霧之中,他看到了一抹瑩瑩的光亮從高臺的頂端灑落,便是這刺眼的日光也無法掩蓋這般光亮。

死簿,就在這座高臺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