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粗剪版,《致青春》的精剪版要好看了許多。

所謂的粗剪,就是把拍攝的素材按照分鏡頭指令碼排列起來,然後進行合板,當然非常不好看。

這些杜媛都不會親自動手,這是她徒弟的活。而且這種活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有耐心就可以,所以許願也沒怎麼上心。

至於精剪,那就需要杜媛親自動手了。一個優秀的剪輯師是能夠根據人物衝突和劇情發展去調整鏡頭之間的關係,相當於根據導演拍攝的素材進行二次創作。這個其實非常困難,因為素材就那麼多,他們要透過精挑細選和排列組合,儘量做成一桌好菜。

杜媛當然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剪輯師,而且她不排斥新鮮事物。《致青春》是她接的第一部青春片,她和許願有過約定,想自己先剪一版看看效果。許願當然欣然同意,他樂得省事兒。

不過在看過《致青春》的精剪版之後,許願有些不滿意,原因也很簡單,電影的時間太長。杜媛這個版本足足140分鐘,將近兩個半小時。

這絕對不行,《致青春》是一部純粹的小成本商業片,要是有人說這是一部圈錢電影,許願也不會反對。

小成本商業片的第一要素就是時間不能太長,不然你放映一部電影的時間,人家其他電影都放了一部半了,你放兩部,人家能放三部。你要是開電影院的,你願意多排哪部電影?太影響票房了。

當然影響票房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只看電影時長。不過大家可以計算一下,現在電影院一般在中午12點左右開始營業,一直營業到凌晨,就算營業12個小時。

如果一部電影是90分鐘,加上觀眾退場,保潔打掃的時間,一個影廳一天大概可以排78場電影。可如果電影時長變成了140分鐘,那一天最多能排5場,這就少收入兩場的票房。

“杜老師,我覺得時長太長了,我們這是一部商業片……”許願說得非常委婉,杜媛也挺好說話。

“我已經在儘量壓縮了,可再剪恐怕有些地方會非常突兀。”

“杜老師,我們一起過幾遍吧。”

許願終於不能像之前那樣偷懶了,他開始認真工作。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許願都泡在剪輯室裡,和杜媛一幀一幀地摳細節,儘量把時長縮短。

兩人也經常發生爭執,主要矛盾在於杜媛更追求劇情之間的銜接,許願覺得這段沒用,剪了拉倒……

最後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打了個賭。具體內容就是許願說按照他的方法剪票房最少2億,杜媛不信邪,當場放狠話,要是這麼剪《致青春》票房能超過2億,許願下一部電影她一分錢不收,免費。

許願當然很有信心,寧傑說了,《致青春》的票補至少2000萬起,砸也能砸到2億……

一個星期以後,王衝來接許願,他差點兒沒認出來。就這麼幾天,許願的黑眼圈都出來了,鬍子拉碴,頭髮也沒洗,看著像個詩人似的。

“哥,你這是咋了?”

“沒事兒,工作使我快樂,先送我回家,我要困死了。”

上了車許願先自拍一張發了條微博賣慘,“《致青春》的後期終於快結束了,我也能好好休息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