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保底發行可以看作是發行方和製作方的一次對賭。就像《西遊降魔篇》一樣,華宜本來是沒有資格參與到票房分紅之中的。可透過保底發行,華宜不僅參與進去了,還獲得了最大的利益,賺得盆滿缽滿。

保底發行確實是破壞遊戲規則的操作。

以前一部電影上映,需要緊張的是投資人和製作方,發行方當然也會緊張,但緊張的程度不同。

這裡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國內電影的發行模式了。目前來說發行方一般分為分賬、買斷、代理和保底幾種模式。

分賬一般用於好萊塢大片,大部分是五五分賬,這裡分的當然是純利潤,買斷一般用於進口批片。

國內大部分電影採取的是代理發行的模式,一部電影在上映之前,需要聯絡發行方。發行方負責聯絡院線,安排上映,並收取一部分票房作為發行代理費用。

一般來說發行方能安排的院線越多,票房收入也就越高,他們收到的代理費也就越多。這麼看來代理發行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事實也是如此,比較知名的發行方當然是穩賺不賠,而且根本不愁片源。比如影聯、光鮮、伯納和華宜這些老牌的發行方就是如此。

但隨著國內的電影市場越來越繁榮,事情也就發生了變化。老牌的發行商不滿足於只是發行,新入場的公司又接觸不到頂級資源,沒有什麼好的機會。

再加上製片人、導演和演員覺得自己賺得太少,也想參與投資,有的乾脆不參與投資就想要分紅。所以催生了另一種發行方式,也就是保底發行。

投資人在電影還沒上映的時候就得到了收益,可以保證電影穩賺不賠。保底發行方也有機會參與到票房分紅之中,看起來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但其實則不然,如果5億保底,票房賣了6億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一旦票房和保底金額差距過大就會出問題,總會有一方覺得自己吃了虧,然後就是無盡的扯皮。

還是拿《西遊降魔篇》舉例,華宜看似賺了一筆,但徹底得罪了周星星。周星星之後的電影第一個就把華宜排除在外。

許願影業也正是因為華宜的這番智熄操作,才和周星星搭上了線。在陳婕的不懈努力和三爺的斡旋之下,周星星終於鬆口同意讓許願投資他的新電影《美人魚》,4億成本,許願影業拿到15%的投資份額,花了6000萬。

許願當然不相信《美人魚》的成本有4億,可許願影業上市在即,投資周星星的新電影是重大利好,即使吃點兒虧也要投。

《美人魚》的主要投資方就有九家,還不算那些聯合出品方。大部分都是老面孔,中影、光鮮和星輝都在許願的預料之中,可他在眾多投資方里發現了一個陌生的名字——和和影業。

和和影業是去年才成立的一家影視投資公司,周星星為什麼要引入這家公司?陳婕打聽到了一些內幕。電影還沒拍呢,和和影業就想要20億保底發行。

按照這個保底金額計算,就算宣發1個億,許願什麼都沒幹,只要等電影上映就能淨賺1.65億。

這不是純扯淡嗎?就是這幫新入局的公司壞了規矩。他們把電影當成了一個專案,誰都可以入股。

原本成本一億的電影,這幫人一攪和引入幾個外行,直接變成了2億,轉手4個億賣給了下家……

這特麼就是資本遊戲,網際網路玩法,可電影一旦變成這樣,還沒上映就忙著分錢,電影人的底線恐怕就保不住了。

只要你有點兒名氣,電影不管拍成什麼樣,都有人保底,那誰還好好拍電影?許願也有了一絲明悟,系統不讓他參與保底發行的原因恐怕就是如此吧。

為了對抗這種保底橫行的情況,許願和鍾麗方還有寧傑開過好幾次會。好在幾個高層的意見都很統一,許願影業還是要保持做內容的初衷,不能被金錢矇蔽了雙眼。這種畸形的保底方式肯定是紙老虎,蹦躂不了幾天……

許願他們可以這樣安慰自己,但旗下的導演和演員可沒法這麼安撫,人家又不是傻子,也得養家餬口。一次兩次還可以用交情和電影人的操守來說服他們,時間長了,肯定會被其他人用錢砸走。

研究的結果就是許願影業準備和旗下的導演簽訂階梯分紅模式,徐錚就是第一個籤這種合同的導演。

以5億票房為基準,如果《港囧》的票房低於5億,徐錚只能拿到500萬的基礎導酬。超過5億他可以拿3%的票房分紅;5億以上10億以下分成比例增加到6%,超過10億是12%,這也是徐錚能拿到的最高分成比例。

當然這個票房分紅是淨利潤,許願可不想出現那種阿湯哥大賺,派拉蒙虧損的事兒來。這候 章汜

也就是說,如果《港囧》票房10億,徐錚就能拿到接近4000萬的收益。這還是在他沒有參與投資的情況下拿到的,他肯定會參與投資,這是一早就定好的事兒。

說到《港囧》,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

徐錚給《港囧》開了6000萬的預算,許願沒有過多糾結,直接就同意了。

最後許願影業出資3000萬,拿到了50%的投資份額。王子雯出資2000萬拿到20%,即使是溢價,王子雯也心甘情願,這種擺明賺錢的電影她能入場就不錯了。剩下的30%,徐錚沒有要導酬和片酬,另外又拿出500萬全部吃下。

至於他會怎麼處理這些投資份額,就不是許願要管的事兒了,不過許願也和徐錚有過口頭協議,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會優先把投資份額賣給許願影業。

本來徐錚還是想找王寶寶來演蔡拉拉,給他開出了500萬的片酬。按說這個價格有些低了,不過徐錚是導演兼製片人,許願也沒有過多幹預。制大 制梟

可王寶寶這時正在和高勇轉移財產,還沒有正式和馬榮結婚,所以現在如果籤合同,可能會算做夫妻共同財產。

而且經過《泰囧》的大賣,王寶寶也想轉行投資電影,就和徐錚商量能不能零片酬出演,他個人再投資1000萬,只要10%的分紅,等到離婚後再籤合同。

這個溢價比例其實和王子雯的一樣,可徐錚沒有同意。一方面他覺得投資比例已經都分完了,如果王寶寶還要10%,只能是從他這裡出,他不願意把這個賺錢的機會讓出去。

另一方面,徐錚有些看不上王寶寶……

喜歡影帝從天降系統開始請大家收藏:(影帝從天降系統開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