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麗方加盟時的釋出會就公佈了許願影業的融資計劃,當時吸引了不少投資機構和電影公司的目光。

寧傑和鍾麗方等人當然首選bat,原因也很簡單,一是網際網路公司願意花錢也花得起錢,二是他們很熟悉資本運作,將來許願影業上市也會方便一些。

不過寧傑只是和幾家大公司進行了初步接觸,一直沒有鬆口,他的想法是等公司出一部大爆的作品之後再談,這樣估值會更高一些。

現在《泰囧》和《致青春》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寧傑認為時機到了。許願倒是沒什麼想法,他這次準備拿出20%的股份出來融資,要求只有一個,估值不能比小馬奔騰低。

許願的想法和寧傑等人的想法一致,小馬奔騰前年剛得到一筆7.5億的融資,公司估值達到了30億,按照這個標準,許願影業這次最少要融6億。

許願影業的藝人經紀和格瓦拉票務已經分離出去了,格瓦拉票務會再次進行融資,劉永已經在接觸投資機構和電影公司了。

格瓦拉從許願這融的4500萬已經花得差不多了,還有盛大的線上票務這個競爭對手一直在旁虎視眈眈,美團又搞出了一個貓眼電影,再加上bat紛紛入局,格瓦拉的資金壓力很大,劉永能堅持到現在能力已經很強了。

最主要的是格瓦拉根本沒什麼盈利模式,只能走融資的路線。線上票務還處於砸錢跑馬圈地的階段,雖然格瓦拉能接到一些電影的大單,但遠遠不夠,他們基本上是多少錢接,直接就多少錢砸進市場,1分錢也留不下,有時候為了搶市場還要倒貼一些。

今天劉永也來了,一會談完許願影業的事兒,許願幾人還要商量一下格瓦拉的最後一輪融資。

至於藝人經紀許願不打算融資,也不會有機構願意,藝人的流動性和意外性太高,風險太大,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分離出去的原因之前說過了,還有一個原因是許願想要給旗下的藝人開工作室,到時候融資來的錢可以直接參股,也算是發點福利,穩定人心。

股份方面許願也考慮得很清楚,他準備進行兩輪融資,每次20%,再拿出10%留給高管和藝人股東,這樣許願還能剩下40%左右的股份,比較合理。

鍾麗方率先發言,“bat我都考察過了,我建議和企鵝合作。”

“為什麼?”

“度娘掉隊了,他們只想分一杯羹,這對我們來說不利。阿狸的馬總有點兒太狠了,我怕他會把我們直接吞掉。”

許願不同意鍾麗方的觀點,能把公司做到這種規模,就沒有一個好相與的,“小馬哥就不狠了?企鵝能做這麼大,他總不會是大善人吧?”

鍾麗方搖了搖頭,“相比之下小馬哥更喜歡入股,即使吞併也會給一個好價錢。”

許願不解,“那結果不還是一樣?”

寧傑突然開口,“還是有區別的,電影公司主要還是做內容,只要我們幾個人還在,他想收購就收購吧,大不了我們可以從頭再來。”

“那找阿狸不是一樣嗎?”

“企鵝給的錢多,20%的股份他們出價8億,公司的估值就會達到40億,超過小馬奔騰。”

許願閉嘴了……

寧傑說道,“旺達那邊也有意參與進來,不過他們的出價沒有企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