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價片酬
章節報錯
許願微微一笑,“你是問拍攝成本還是宣發成本?”
大眼鏡有些懵,“有什麼區別嗎?”
“分賬的時候沒什麼區別,不過宣傳的時候就有區別了,涉及到發行方墊付的問題。《致青春》的拍攝成本大概是3000萬,其中演員的片酬佔了30%左右,製作還是很精良的。主要是特效鏡頭不算多,而且國內的特效公司比好萊塢便宜了不少。”
“那宣傳成本呢?”
“4000萬。”
聽到許願的回答,禮堂裡的同學們紛紛譁然,議論聲不斷,主持人見狀只好出面維持秩序,等禮堂再次安靜下來以後,許願繼續說道,“不要覺得很多,一部電影上映肯定要宣傳,《致青春》又是我們公司今年的重點專案,多花點錢宣傳是正常的。”
頓了頓許願繼續介紹,“現在的各種資源的價格都很高,路牌啊,電梯廣告啊,電影院裡的影片廣告和貼片廣告相較前幾年都漲了不少。而且營銷費用也包括了很多雜七雜八支出,比如我來複旦的飛機票就要從這裡面扣除。”
許願的笑話引起了一些善意的笑聲,他當然不能說《致青春》砸了5000萬票補,只好虛報了成本和營銷費用。
格瓦拉這段時間發展很快,已經接到了不少其他電影公司的訂單,賀歲檔的《十二生肖》就買了2000萬的票補。這事兒在圈裡大家都已經心知肚明,但觀眾知道的還不太多。
票補這種事說白了和買票房沒有什麼區別,而且比買票房還要更過分一點兒,畢竟還花了觀眾一部分錢。雖然觀眾買到了特價票,省了錢,但本質上還是透過砸錢變相增加了電影的票房。
如果非要較真,票補其實算是擾亂市場秩序,可目前法律上還沒有明文規定,所以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不談不說。這事兒也沒法說,比如《建國大業》的包場都是誰包的?錢是誰出的?咱也不敢問……
除了票補以外,其他騷操作就更多了,比如偷票房。偷票房的成本更低,只要和院線合作,把A電影的票換成B電影的票,就算完事。你看了一場A電影,實際上是給B電影貢獻了票房。
比如當年比較經典的《天下無賊》和《功夫》,《趙氏孤兒》和《大笑江湖》,直接來了一個手工票,真是把人都當傻子。
偷票房有些是製作方搞的,有些就是電影院自己搞的了。大家可能不知道,電影院放映電影的時候是有一個保底價的。
這個保底價是按照複製來的,比如一個複製保底18萬票房,如果完不成任務,電影院是要賠錢的。可能賠8000,也有可能賠10000,所以有些電影院就會主動偷票房,主要是為了不賠錢。
“許導,你覺得一部電影的宣傳費用比拍攝成本還要高,這正常嗎?”
“不能一概而論,我覺得電影能夠收回成本,所以才批了這筆營銷費用。從宣傳效果上來講,《致青春》應該是能收回成本的。當然也不是每部電影都是這樣,《分手合約》也是我們公司出品的電影,營銷費用就只有幾百萬,因為我們不敢賭它的票房。”
大眼鏡坐了下去,又站起一個小姑娘,“許導,你對演員的天價片酬有什麼看法?”
“演員漲片酬是正常現象,這個也跟市場有關。”許願不明所以,只好籠統地回答。
小姑娘顯然很不滿意,“去年麥特文化的老總陳立志發過微博,他說某個女藝人的電視劇片酬在一年之間從2萬漲到30萬,這就是他發的微博。”
小姑娘顯然有備而來,拿出手機遞給許願,許願接過手機,看了一下陳立志的微博,“去年初某女藝人2萬/集,今年已經是30萬/集。去年15萬/集的男藝人,今年是50萬/集。還有一位男藝人報出70萬/集。至於電影,已經發瘋般漲價,80萬的迅速報到300萬,而一兩年前120萬的,已經喊出600萬的價來。”
許願看這個微博都想笑,這個麥特文化他了解一點,當初孫宏雷想讓許願參演《全民目擊》,許願沒接,投資也沒參與,後來麥特參與了投資。可《全民目擊》的出品方有10多家,麥特也就算是個聯合出品方,沒佔多少份額的那種。
這也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情況,以前許願參與投資的電影大部分只有兩三家出品方,頂多加個電廣或者中影。現在就不一樣了,一部電影動輒六七個出品方,有的甚至有十幾二十個。
分攤投資風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利和宣傳。比如麥特是做營銷起家的,現在就可以讓他們花點錢認購個1%或者2%的份額,這樣他們就會全力去做《全民目擊》的營銷。相反如果有的公司想要接業務,也會象徵性地投資一點兒,這樣大家都是自己人,肯定會全力以赴。
這對麥特公司當然也有好處,以後對外談業務的時候,就可以說自己投資了《全民目擊》,反正人家也不會問你投了多少錢。
實際上《全民目擊》的主控投資是二十一世紀威克、電廣和銀潤, 大頭都是他們的。當時麥特還想做《致青春》的營銷呢,提出可以參與投資,不過許願根本不缺錢,而且早就找好了營銷公司,所以婉拒了。
據許願所知,陳立志說的情況不太準,許願是不知道有哪個女演員去年2萬今年就30萬。
目前電視劇女演員裡片酬最高的應該是孫麗,她的《甄嬛傳》是2012年的劇王,她的報價要是30萬一集,許願相信。可孫儷2011年的時候也不是2萬一集啊,人家03年拍《玉觀音》的時候就5000一集了,8年下來怎麼可能才2萬。
50萬這個數字許願聽說過,《西遊降魔篇》下檔之後,確實有人給紋章開出過這個價碼,至於他接沒接,許願就不清楚了。其他男演員許願敢肯定還達不到這個價,像李友斌這種電視劇片酬天花板的人物估計也就30萬左右,還比不上謝廷峰10年的電視劇片酬呢。
至於70萬一集的男演員許願倒是知道,就是孫宏雷。他一般對於自己不想接的本子都這麼報價,圈裡人看了之後也明白是怎麼回事,自然知難而退。沒想到麥特把這事兒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