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綸美接下來的戲也沒什麼波瀾,只是因為群演的經驗不足NG了兩次。

爾東昇專門拍攝了李想筆記本上的結婚計劃,這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常用手段。戀愛和結婚之中,穿插了很多工作安排,李想的初步人設很清晰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開機第一天沒有許願的戲份,因為陳小萌的家出了問題。

本來爾東昇想把陳小萌的家放在九龍城寨裡,選了兩天,才選中一個7、8平米左右的劏房。可今天要拍攝的時候,屋主臨時要漲價,漲得還挺多。爾東昇一氣之下決定把陳小萌的家搬到深水埗。

最後選中了一個年輕場工的房間,10平米大小,稍大了一點兒,不過問題不大。道具組還在佈置,所以只能先拍古仔的戲份。

古仔飾演的周全是一個殺手,他的性格和李想類似,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儘管他是在演一個殺人的戲給僱主看,他也要做足全套。

古仔穿著白色的一次性雨衣坐在車裡,鏡頭從他的手開始拍起,他的手指在手機上隨意劃過,一首《哥德堡變奏曲》在車內響起。

許願邊看邊吐槽,為什麼殺手都愛聽古典音樂呢?

比如《雛菊》裡的樸義愛聽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黑警一邊把藥丸咬得嘎吱嘎吱響,一邊聽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最出名的應該是《沉默的羔羊》裡的漢尼拔了。他喜歡在大快朵頤之後,順便指揮一段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這也是爾東昇選擇這首歌的原因。

關於電影裡的殺手喜歡古典音樂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法是古典音樂的嚴謹和優雅與充滿了強烈破壞慾的“反社會”畫面結合,可以人為地製造衝突和反差,調動觀眾的敏感神經。

第二種說法是古典音樂更具有邏輯性,殺手聽古典音樂時可以讓他們冷靜下來,保持思考。而且古典音樂早期只有歐洲的貴族喜歡聽,是身份的象徵。殺手聽古典音樂,無疑會讓他們看起來更加“高冷”,給角色賦予更多的魅力。

許願其實更願意相信第三種說法,用古典音樂當配樂可以不用花錢,畢竟大部分純古典音樂的版權免費……

鏡頭還在拍古仔的手,他的手隨著音樂的節拍輕輕揮動,彷彿在心裡默默地指揮一般。

另一臺攝影機的鏡頭這才帶到古仔的正臉, 他面無表情注視前方。慢慢地古仔的眼睛閉了起來,臉上的肌肉輕微地顫抖,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坐在車後座的攝影師繼續拍古仔的手,這次指揮的幅度更大,古仔的頭也隨著手的動作擺動起來。

這時鬧鐘的聲音響起,打亂了音樂的節奏。古仔向車窗外望去,一箇中年男子正好出門。古仔有條不紊地戴上墨鏡、口罩、手套和雨衣的帽子,拿起一把匕首,從容不迫地開門下車。剛剛出門的男人正好走到他的車旁。

“咔。”爾東昇和許願一起看剛才拍攝的鏡頭。

這場戲說起來簡單,但拍的時候非常繁瑣,需要三臺攝影機同時協作。

一個攝影師蜷縮在後座拍古仔的手和側臉,另一個攝影師趴在車前蓋上拍正面特寫,左面的車窗外還要架一臺攝影機,為了拍古仔穿戴整齊的動作。

許願對拍攝很上心,不僅是為了拿影帝,他想著拿了影帝之後,自己就能當導演了,這些技巧提前學學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