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天劍山弟子,人人皆可為聖。

這才是真正的天劍山大陣,天劍山也正是依靠這個大陣,依靠天劍山歷代劍修留下的底蘊,屹立萬年不衰。

天劍山只要有一位聖境強者坐鎮,整個天劍山便可人人皆為聖人。

當然,陣法雖強,畢竟是靠著那些仙劍來形成共鳴,所以增幅效果根據劍修本身的情況,也就有大小差別。只是這個差別跟劍修的境界沒有太大關係,而是決定於劍心是否足夠強大,這也是劍冢歷練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有透過劍冢的歷練,才能留在天劍山,成為天劍山弟子,也只有透過劍冢歷練,才能在天劍山有難的時候,借住大陣發揮作用,為宗門出力。

除此之外,劍陣每次只能加持最多十人,再多,就需要更多的聖境強者主持大陣,所以天劍山大陣的強弱,也取決於天劍山有多少強者坐鎮。而今的天劍山,只有一位聖境,自然也就只能發揮出一位聖境強者的威力。

當然,王泉雖然不是聖境,但若是跟天劍山那些老傢伙一起主持大陣,也能發揮大陣的威力。不過如今只是用來對付兩位聖境強者,一位天劍山老祖就綽綽有餘,沒必要繼續增加。

這次還是王泉和風景負責中樞,防止兩位聖賢島強者逃走,由五位天劍山大宗師劍修負責進攻,那些天劍山弟子則是負責為大陣灌輸劍意,以此維持大陣運轉

一場大戰就此展開,雙方都沒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

這一戰之後,世人將重新認識天劍山,不會再有任何勢力自以為可以跟天劍山叫板,畢竟如天邪島這般自以為是的勢力從來不少?

李明月將那些劍歸還之後,並不著急趕往天劍山,而是坐在一葉飛舟之上,融合剛剛得到的誅仙古劍碎片。

天劍山有那位老祖宗坐鎮,還有風景王泉這種面對聖人也有一戰之力的存在,加上天劍山近萬年的深厚底蘊,對付兩位聖境強者,自保總是沒有問題的。

正如李明月所猜想的那般,如今融合一枚誅仙古劍的碎片對他已經很難再有提升,就更別說一舉入聖。倒這不是說就毫無用處,至少體內那種玄妙的氣象得到了填補,積少成多,今後破開聖境或許就差這麼一下。

除此之外,這次李明月收穫不小,不僅得到了天邪島的三十六天罡大陣,還得到了整個天邪島數千年的珍藏。如今那方仙府真可謂是滿滿當當,要不是當初揮霍了不少,又在清源山留下了很多,如今這仙府還真裝不下。

遺憾的是品階高的仙劍太少,再就是那三十六天罡大陣跟玄真小道說的一樣,在天邪島能發揮很好的效果,在別處卻只能算是普通陣法,遠不如齊雲山那種攻防兼備的大陣。

李明月打算將這東西送給邱寧,反正邱寧也缺一個護宗大陣;而且大嶼山的地勢,也能最大程度發揮這陣法的效果,只是需要做一些改動。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考慮的事情,最起碼他得先趕到天劍山,讓天劍山弟子幫著跑腿,才能將這陣法送到邱寧手中。

李明月看著玄真小道,明顯感覺這傢伙跟之前已經有所不同,皺眉道:「看來你收穫不小啊。」

玄真小道嘿嘿一笑,第一次覺得心裡舒坦。跟著李明月這一路下來,幾乎都是損耗,從來沒有半點收穫。可這次在天邪島,竟是得到了彌補,不僅將之前失去的全都拿了回來,還有不少剩餘。

玄真小道也終於明白,老真人讓他跟著李明月,甚至作為李明月的弟子,這其中好處是多於壞處的。倒不是說李明月真能教導他在道法上的知識,畢竟真要說對道的瞭解和領悟,李明月還真不一定有這小道士厲害。而是因為李明月那種自成一派氣象的玄妙情況,是那種在他身邊就能契合大道機緣,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真要說,李明月就像是一盞明燈,在他身邊,總能看到平時候看不到的東西,所以當初王素能在他身邊悟道,直接重回武道巔峰,便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李明月,契合武道。

跟王素差不多的,除了眼前這個小道,其實還有不少人,比如那個麻衣老人就可以入聖,比如黃清涵就能得到文聖傳承,比如靈明石猴就能提前覺醒……

正是因為這種妙不可言的原因,霓凰才會跟在李明月身邊,而她一家也不反對。畢竟霓凰一家不可能不知道,跟在李明月的身邊很危險,之所以明知危險還要促成,無非是收穫比危險更大。

當然,霓凰說的也不全是假的,所以這或許是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而這種情況,李明月以前不知道,如今則是知道了不在乎,反正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反正這小道跟他母親有著牽扯。只是一想到這都是那位真武山老掌門的算計,李明月就覺得有些不舒服。

於是李明月故意晃動一葉飛舟,將玄真小道丟了下去,嚇得他大叫聲響徹雲霄。

玄真小道的修行方式跟很多人都不同,他的那種修行也有境界,但卻不是實力的判別方式,更像是一種意境。

被這麼拋下去,不嚇個半死才怪。

當然,至於最後能不能天地共鳴,直接擁有撼動天地的威能,

李明月不好斷定。畢竟儒家就有讀書入聖的例子,一輩子都是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突然有一天就讀出了個舉世無敵。

儒家可以如此,道門想來也是可以的,所以李明月覺得這小道修行的,應該就是類似的道法。

一朝悟道,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