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一個身穿雪白色儒衫的男子罵罵咧咧,好不容易將先生的先生接回去,原本以為可以好好遊覽大好人間,這還沒決定好先去哪裡呢,先生又讓他去給那小王八蛋開路,跟道家那些傢伙掰手腕。

這小王八吃什麼不好,非得吃驪珠,這不等於吃定了他們那位蛟龍之主的師叔祖,吃定了那位師叔祖,不就等於吃定了整個儒家?

讀書人越想越氣,所以猛地一踩地面,整個地面瞬間炸開,他整個身體則是衝上雲霄,然後砸在一個道家宗門之上,山門中的道家弟子,頓時人人自危,一個揹著長劍準備下山的道家大天師,將眉頭微微皺起,然後有些不情願的取下背後那把長劍。

整個修行界,誰都知道,兵家有個曹敬之,不敢惹,儒家有個孟子生,不好惹,劍派有個王泉,不能惹,佛家有個王德祖,最好別惹。他們道家原本也有個不能惹的人物,可惜暫時不能出面。

如今來了個不好惹的傢伙,宗門能夠得以保全就算不錯了,更別說去對付那位仙人弟子,大唐皇叔。

也好在如今道家雖然式微,但陳道陵飛昇帶來的影響已經小了很多,即便在今後的歲月,註定要儒道當興,但儒家暫時也不敢太過肆無忌憚。

——

一大早,李明月上了馬車,繼續向東而去。

梅蘭竹菊四人將小鎮的百姓安撫得很好,所以整個事情,除了李明月自己,沒人對他有半點埋怨和責備。

李明月坐在馬車裡,心情有些複雜。

昨晚吞下驪珠之後,又按照鈴鐺裡女人的指引將這驪珠融合,而所謂融合,其實就是讓這多出的東西不會對他的身體形成影響,有些類似於在體內溫養本命法寶是一樣的道理。

而隨著體內多出了這可驪珠,李明月發現原本難以控制的那口氣,竟是向著這顆驪珠匯聚,然後被這顆驪珠吸收。也就是說,原本讓李明月有些擔憂的那口氣,有了這顆驪珠之後,不會因為數量過於龐大而對他的身體造成之前那樣的傷害。

這是好事,至少對於現在的李明月來說,可以不用擔心這口氣的增長,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強化靈脈和體魄,但也是壞事,因為這顆驪珠的出現,註定將會讓她本就緩慢的修行變得更加緩慢。

所以短期內是好事,可從長遠來看,卻正好相反。

除此之外,這東西如今跟自己完全融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己若出了什麼問題,唐國的氣運也會受到影響,跟唐國氣運牽扯在一起的儒家也會受到影響,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儒家就不會對他坐視不理,至少不會讓道家那些大天師肆無忌憚的對他出手。

而且按照鈴鐺裡女人的說法,唐國興起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他李明月也可以藉助唐國的氣運,在修行路上一路高歌猛進,類似於帆船借風前行,事半功倍。

再加上融合驪珠之後,鈴鐺裡的女人今後完全可以藉著李明月的身體出手,每一次出手對驪珠所造成的損耗,也都可以由李明月透過修行來彌補,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只能使用多少次,這一點對李明月來說,尤為重要。

也就是說,融合驪珠,有好也有壞,好處很大,壞處也不小,特別是其中的很多牽扯,李明月暫時還不知道。只是現如今一切已成定局,不管他願不願意,都已經不能再改變什麼,除了欣然接受,也沒有別的辦法。

李明月吐出一口氣,閉上雙眼繼續對體內的靈脈進行強化,這一下,可謂是讓李明月驚喜萬分,因為效果竟是比之前更加顯著,想必也是因為融合驪珠的緣故。

一路前行,走了半日,李明月也修行了半日,隨著馬車停下休息,李明月也停下修行,開口問道:“那傢伙有沒有跟上?”

冬梅搖頭道:“不清楚,從早上到現在,也沒有感受到他的氣息,興許是已經落下了。”

李明月一愣,不過也沒怎麼放在心上,走向一棵樹下坐下,整理思緒。

自從上次觀雲城一戰之後,道家就沒有再出手,這多少有些異常,以他對道家那些傢伙的理解,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就絕不會善罷甘休,可直到現在都沒有動靜,多多少少讓人覺得有些不踏實。

即便儒家真的出手,就如今儒家跟道家的勢力對比,僅憑一個思崖書院,不至於讓道家如此沉默才對。

不過能多得到一天的寧靜,自己就能往前多走一段路程,最好是進入思崖書院之前,道家都不要出手才好。

現如今最讓李明月頭疼的,還是那隻小鬼,李明月原本以為只要離開了觀雲城,等那隻小鬼吸收了足夠的陰煞之氣,就能恢復,可經過昨晚那一戰,那隻小鬼再受重創,若是沒有適當的方法,怕是很難恢復過來。

關鍵是李明月每次看到那隻小鬼,就有些愧疚,總覺得是自己虧欠了它。

於是李明月便拿出之前從那位道家大宗師手中獲得的咫尺物,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跟鬼道有關的記載,或者看看有沒有關於此類的記載,只可惜李明月將整個咫尺物都翻了一遍,也沒找到。

李明月有些失望的將咫尺物收起,正好這時候夏竹已經準備好了飯菜,又冬梅端到李明月面前。

吃過了飯,那名乞丐一般的男子還是沒有跟上來,李明月也沒有要等他的意思,馬車繼續上路。

沒一會,前面的夏竹便說道:“公子,前面就是羅山地界了,需不需要找個地方休息一晚,明天再繼續趕路?”

聽到夏竹的言語,馬車裡的冬梅便拿出一張地圖,展開在李明月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