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里之外(第3/3頁)
章節報錯
李明月想不通的是,這驪珠既然這麼重要,為什麼李祺還要送給自己,難道在她眼中,整個唐國真的都不如自己一人,如果真是這樣,她又何必去當這個皇帝,豈不是要成為千古罪人?
其實或許在李祺眼中,整個唐國確實不如他李明月一人,只不過李明月還是不想接受、或者說是不願接受這種說法,因為這樣一來,他李明月欠下的就太多太多了,那麼要想做到斬斷塵緣,恐怕只會更加困難。
如今他已經是玄武境,接下來就是天武境,之後就是歸元境了,所以決不能有半點差池。
李祺為他當了皇帝,為他抗下了整個唐國,甚至不惜淪為千古罪人,被世人唾罵,就是為了讓他可以心無旁騖的走在修行的大道上,就是為了讓他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強者,傲視眾生,去做他們姐弟共同想做的事情。
而要想做到這些,就得徹底捨棄塵緣,一步步向上攀登,做到所謂的大道無情。
可現如今牽扯卻越來越深,自己真的可以做到斬斷塵緣,踏入歸元境?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因為這可驪珠,因為儒家跟大唐的牽扯,道家恐怕不會就此罷休,在他李明月抵達思崖書院之前,恐怕還會繼續出手,一來是殺他李明月,永絕後患,二來是逼迫李明月使用驪珠,損害大唐氣運,損害儒家氣運。
這是教派之爭,是道家與儒家的博弈,而他李明月,不過是剛好被牽扯進來,成為那顆必不可少的棋子而已。
現如今雖然人人都說“儒道當興”,可畢竟儒道未興,而道家這個時候雖然開始出現了衰敗,但畢竟還未完全衰敗,那麼久很難保證道家會不會在這個時候做垂死掙扎,即是不能繼續往昔的輝煌,只要將儒家打壓下去,最不濟也是兩敗俱傷的下場,
整個道家,怕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而李明月身上這顆驪珠,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些都只是李明月自己的推測,具體情況是不是如此,不得而知。
半晌後,李明月將驪珠收起,開始對身體的情況進行疏導,同時將境界穩固。
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一件接著一件,他的修為也以一種可怕的速度提升,之前還好,畢竟當初在妖土是將境界強行壓了下去,所以後來幾次破鏡,都沒什麼影響,反而是水到渠成,可自從真武境之後,接連破鏡就開始出現問題,再加上李明月身體的原因,兩次破鏡可以說留下了巨大的隱患,若是不能好好處理,是會出大問題的。
經過一番疏導之後,李明月發現其實沒什麼進展,似乎除了時間,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改善自己身體的情況,關鍵是最近李明月發現那口原本已經順暢的氣,又開始出現了問題,變得有些不順起來。
李明月也沒多想,覺得應該是這段時間太過奔波,沒怎麼好好讀書的緣故。
所以李明月拿出一本儒家經典,不過沒有讀,而是看著書籍愣愣出神。
事情到如今這個地步,是不是依舊在陳道陵的算計之中?
或者說,此刻他其實有些想念那個老道人和清源山的師姐了。
老道人飛昇之後,是不是真的在仙界做那逍遙神仙,還是說老道人其實已經……
李明月不敢想,害怕想。
師姐呢,如今過得怎樣,沒有自己在清源山,她的衣食住行怎麼辦?她是否已經到了歸元境,已經下山?
——
清源山。
此刻一個身穿道袍的女子坐在一塊大青石上,望著山下的人來人往。
關於李明月的傳聞,傳得越來越沸沸揚揚,特別是鎬京城那件事,如今更是天下皆知。
蘇清風覺得這不算什麼好事,一個人名聲太大,總會伴隨著很多麻煩,更何況還是李明月。
而且因為李明月的緣故,讓原本已經漸漸被人淡忘的清源山,再次被人們記起,特別是那位女帝陛下登基之後,又親自給清源山送來了一道敕封,更是將清源山拔高了一個高度,現如今的清源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西南第一宗。
只不過這個西南第一宗,還是人丁凋零罷了,不過相較之前,現在好了一些。
有個黑衣小丫頭走了過來,然後在蘇清風身邊站定,也看著山下,說道:“那傢伙真是個騙子。”
蘇清風就像是沒有聽到。
小丫頭有問道:“你跟他,誰先進入歸元境?”
蘇清風站起來,氣勢開始攀升。
這個問題,已經不用回答。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