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在一旁思索著如何抉擇,那邊小和山也是盤膝而坐,低聲誦讀著佛經。

黃傾涵看了小和尚一眼,又看了李明月一眼,最後目光落在那位釣魚老人的身上,接著跑到這老人身邊坐下,雙眼盯著小和尚,低聲問道:“他真的是妖怪?”

老人一愣,伸手撫了撫斗笠,搖頭道:“聽聞早年德祖院中的一株林檎樹長了一個大如斗的瘤子。三年後,瘤子朽爛,德祖便將那瘤子皮剝開,其中有個孩子砰然而出,德祖將其收養。這孩子七歲才能說話,第一句便問,‘何人育我?復何姓名?’德祖指著院中林檎樹,並告訴他為林木所生,遂取名為梵,法號淨空。”

黃傾涵愕然道:“就是他?”

老人點了點頭,笑著問道:“所以你說是人是妖?”

黃傾涵搖頭道:“不知道。”

老人又問道:“那你覺得是人是妖,重要嗎?”

黃傾涵一愣,思索了一會,說道:“不重要,人有好壞,妖自然也有。”

她看著斗笠老人,接著問道:“是不是?”

老人只是微笑,沒有說話。

兩人的對話,李明月都能聽到,至於那小和尚有沒有聽到,不得而知。

四人休息一會之後,繼續啟程上路,要到鎬京,就得渡過這條江,雖然無船可渡,但這對四人來說,不算什麼難事,黃傾涵有馬,李明月雖然傷勢未愈,但御劍渡江並無問題,至於淨空和王泉更不用說,以兩人的境界神通,將整條江搬走想必都不是難事。

不過眾人渡江的方式其實更加簡單,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照顧李明月,當黃傾涵知道要渡江的時候,直接將一方鎮尺拋入江水之中,鎮尺遇上江水之後,瞬間變大,別說他們四人,就算再來四十人,也能站得下。

鎮尺之上,小和尚坐在前端,依舊誦讀者佛經,鎮尺後方,老人坐在鎮尺之上,抓著魚竿釣魚,將李明月和黃傾涵以及那匹馬留在中央。

李明月看了那小和尚一眼,然後走到老人身邊坐下,問道:“前輩,他是為了黃傾涵來的?”

老人側頭看了李明月一眼,點頭道:“確切的說是為了那方鎮尺而來,不過你放心,他不會強搶。”

李明月點了點頭,對於這兩人,李明月自然更信任這釣魚的老人,因為這老人跟風景的關係,既然是風景讓自己來找的他,自然可以信任。

李明月又問道:“關於黃傾涵的事情,前輩可否解惑?”

老人微微思索了一下,說道:“也沒什麼不能說的,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樣,著小丫頭造化通天,獲得了儒家文聖一脈的傳承,只不過這傳承還不算完整,所以才會出現你之前所見的情況,也就是你所擔心的情況,這種情況確實會給這小丫頭造成一些傷害,畢竟那個時候出現的,並不是這小丫頭自身,而是那位儒家聖人。不過這種傷害無傷大雅,你也不用擔心,隨著傳承的契合,這小丫頭會漸漸成為另一個人,或者說是跟儒家那位聖人合二為一。”

李明月愕然。

老人接著道:“儒家不信輪迴往生,所以將這種稱之為傳承。”

他用眼神看向前方的小和尚,說道:“那位呢,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只不過說法不同,所以稱之為佛陀轉世。當然,這種事情真要說清楚,根本說不清楚。”

李明月點頭道:“多謝前輩指教。”

老人繼續釣魚。

李明月也就不好繼續打擾,起身行了一禮,然後向著中間走去,繼續調養氣息,以求能在進入鎬京之前,將身體的情況完全恢復過來。無論他最終做出什麼決定,都必須保證自己能夠處在最好的狀態下。

現如今李明月整個人輕鬆了不少,不僅僅是因為身邊有著兩位強者守護,還因為鈴鐺裡的女人說了, 只要有黃傾涵在,她就可以出手一次,且不用李明月去尋找什麼蘊含龍元的東西。

也就是說,現如今除了那張葉片,李明月又多了一份保障。

過了這條江之後,便算是離開了晉州地界,進入青州,也就是道教祖庭之一的龍虎山所在,只不過李明月暫時不想跟龍虎山有什麼交集,確切的說是不敢。按照曹敬之的說法,這些道教祖庭之中,最難對付的便是龍虎山,因為龍虎山有位大天師已經一隻腳踏入了半生層次,距離聖人也只有一步之遙。

那種級別的人物有多可怕,李明月心知肚明,除非讓鈴鐺裡的女人出手,否則他恐怕連踏上龍虎山的資格都沒有。

關鍵是就算是讓鈴鐺裡的女人出手,也不一定能夠擺平龍虎山,畢竟龍虎山傳承數千年,除了那位踏入半聖的老天師,門中自然也是強者無數弄不好還有什麼強大的法寶或者陣法,能夠壓制住鈴鐺裡的女人。

說到底,鈴鐺裡的女人再強,李明月對她終究不是很瞭解,而她畢竟是妖,道家那些術法寶物,又正好是壓制妖邪的存在,不免讓李明月心中擔憂。

其實李明月之所以會有這種擔憂,來源於那位狐族女子。

那狐族女子跟鈴鐺裡的女人一樣,都是妖,而且都已經幻化人形,但饒是如此,那女子不一樣被道家鎮壓了無數歲月?而鈴鐺裡的女人,不一樣被鎮壓在這方小小的混沌鍾裡?

像龍虎山這樣的大宗門,拿出一兩件跟混沌鐘差不多的寶物,想必也不是沒有可能。

退一步說,就算鈴鐺裡的女人真能夠憑著一己之力蕩平整個龍虎山,到了鎬京,他又找誰作為依靠?

所以進入青州之後,李明月幾次檢視地圖,就是像確定此行會不會經過龍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