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第五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明月離開軍營之後,心情輕鬆了不少,一來,知道了當初的一些情況,也就是那位所謂的守墓人;二來,是從這位老將軍的口中,得知一些與燕國有關的事情。
燕國雖然從晉州追到了渭州,不過這次倒是沒有派出修士對付李明月,而是一些燕國的殺手。
按照李明月的猜測,燕國如此做,有兩個可能,一個是不想將這件事情鬧得太大,牽扯出山上勢力,畢竟有太華宗那場震懾,燕國那位太子不得不考慮後果,萬一那修為通天的女人直接殺到燕國都城,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還有一個就是燕國那些修士已經不敢參與這件事情。
當然,這不是說李明月就可以高枕無憂,雖然沒有修士參與,但那些所謂的殺手依舊不容小覷,這一點,不論是那個膚色黝黑的女子還是剛才那名副將,都能證明。
山下武夫並非沒有可取之處,雖說普通武夫跟修士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但也有例外,特別是武境之中,武夫對修士還是有著很大的威脅,只不過武境之上,武道一途,很難再有成就。
但凡事都有例外,總有那麼一兩個人物,能夠改變一個時代,就比如岐國就有一位武道入聖的人物:曹敬之。
關於曹敬之的傳聞,可不遜色於三教聖人,曹敬之,人稱武聖,又稱兵聖,傳聞他一個人,就支撐了整個岐國,就擋住了整個妖土,真假如何且不說,此人的實力毋庸置疑。
在這個三教主導的時代,此人能憑著一己之力佔據一位聖人的名額,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李明月這次的目的,就是拜訪這位兵聖,因為李明月覺得,對於當初的事情,肯定沒有人比這位武道大宗師更清楚。當然,不見得能夠見到。
那畢竟是一位聖人,如果說見就見,那聖人這兩個字的分量,未免也太低了一些。
不知不覺,已經快中午了,李明月便準備找個地方吃一點東西,然後離開渭州城,北上進入晉州,在往西前往岐國。
按照那位老將軍的說法,他母親的墳就在唐國與岐國的邊境上。
如今留在渭州,也打聽不到更有用的訊息,倒不如儘快離開,去找那位所謂的守墓人,而且最好在燕國那邊還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
畢竟那位老將軍說了,會給他爭取一些時間。
對於這位老將軍,李明月其實並沒有太多想法,軍人嘛,直來直去,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守護疆土,守護百姓,至於朝廷的勾心鬥角,他們從不在乎,那麼由誰來坐那張龍椅,他們自然也不關心。
其實李明月也不是沒想過找那位張大人逼問,畢竟這位張大人是從鎬京來的,而且負責這次的密謀,知道的必然不會少。
只是李明月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還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先前那膚色黝黑的女子,就讓李明月感到震撼,而這只是朝廷早就安插在這邊的一枚棋子而已。
一位朝廷八品大員,出現在這偏遠的邊境之地,身邊不可能沒有強者守護,貿然出手,只怕會得不償失。
說到底,還是李明月如今沒了底氣,如果鈴鐺裡的女人沒有沉睡,就算不能出手,李明月或許也會去找那位張大人。
這也正是蘇清風當初說所的依靠外力的影響,一個人一旦對某個人某種東西產生了依賴,一旦沒了那個人或者那件東西,就很容易出現李明月這種不自信的情況。
離開渭州城之後,再往北,人煙便開始變得稀少,山勢也越來越大,但也不是沒有行人,只是比較少,而且多是一些有些能耐傍身的江湖中人。
從渭州進入晉州,如果走官道,少說也得半個月時間,但走這條山道,卻只需要七八天左右,足足少了一半時間。
只不過山道崎嶇,而且山中多生猛獸,還有山匪,沿途又沒有可落腳之地。所以不是很著急的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多數人都會走官道。
又想走近道又想安全的辦法也有,那就是請一些實力強大的護衛,護送著過山。
此刻,在入山的地方就有一支隊伍等著,百無聊賴,畢竟這個時候進山的人比較少,一般都會是早晨才會有人,除非是一些比較著急的人。
因為已經入夏,天氣炎熱,所以一個漢子將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束在腰間,坐在一塊凹凸不平的石頭上,手裡拿著一支樹葉,遮擋毒辣的陽光。
聽到腳步聲後,這漢子將嘴裡的枯樹枝吐了出來,一下從石頭上坐起,雙眼盯著走過來的李明月。
當他看到李明月身上的服飾之後,微微皺了皺眉,不過還是從石頭上跳下來,開口道:“這位小兄弟這是要去山裡?”
李明月看了這些人一眼,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這漢子接著道:“小兄弟是外地人吧?蘭州那邊來的?”
李明月再次點頭。
這漢子點頭道:“怪不得,如果是渭州本地人,是不會一個人進山的。”
李明月便問道:“這是為何?”
這時候又有一名漢子走了過來,不過個子不高,還不如李明月,留著一小撮鬍鬚,看起來倒是有幾分可愛。他笑著道:“小兄弟有所不知,因為地勢兇險,山裡聚集了很多山匪,還有不少兇獸,運氣不好,遇上妖怪也有可能。”
先前說話的漢子接著道:“所以一般有急事要進山的人,都會結伴同行。當然,結伴也不保險,所以就會請我們保護。”
李明月點頭道:“原來如此,這我倒是剛知道,不過我確實有急事要去晉州,走官道怕是來不及,看了地圖,這條路要省下七八天路程,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