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第二十三章 越境而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李明月出現,那些甲士頓時如臨大敵,一個個緊握手中戰刀,將那位年輕將領護在中間,緩緩後退。
李明月仔細的盯著每一個人的舉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同時對付二十名甲士,李明月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把握,但他還是想嘗試一下。
一來,這支騎兵實在太弱,逐一擊破對李明月來說太容易了一些,對修煉根本取不到多大的效果,只是浪費時間罷了,倒不如直接正面碰一下。雖然很大可能會受傷,但也會有不小的收穫,至少可以對自己的實力有個清晰的認識。
二來,這一路已經跑了很遠,那些步兵一時半會也趕不到,實在不行,他還可以逃走,也不會被拖入死地。
李明月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那名年輕將領身上,因為只有殺了這人,才能讓其他人陷入混亂,從而增加勝算。
李明月一直注意那年輕將領,這年輕將領一樣注意李明月,他就算再草包,那也是將門之後,從小耳濡目染,也知道在什麼時候能給敵人致命一擊。
隨著李明月越來越近,很快進入他認為必死的距離,他右手猛然抬起,頓時有五名甲士提著長刀向著李明月衝殺而去。
緊接著,剩下的人直接擺開陣型,五人一組,一共三組,前面一組上前幾步,勁弩齊射。
第二組緊跟著上前,接替第一組的位置,第三組則是頂替第二組的位置,而第一組射出箭矢之後,退到第三組的位置準備。
如此一來,時時刻刻都有五支箭矢射向李明月,沒有片刻停歇。
這是兩軍對戰中,最常用的戰鬥方式,在減弱對方戰鬥力的同時,還可以阻礙對方推進的速度,給己方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如果李明月一直逃跑躲藏,這種戰鬥方式自然用不上,可現在李明月正面廝殺,就完全可以將這種戰法發揮得淋漓精緻,以此來消耗李明月的體力。
此時此刻,所有人對李明月都不外有輕視的想法,而是將李明月當成了實力不低的山上修士。山下軍武要對付山上修士,也只能採取這種消耗的打法。
面對手持戰刀的五人,李明月沒有任何停歇,驅動匕首將其中一名甲士的頸部洞穿,同時手中多出了浩然劍和金剛劍。金剛劍直接劃破一人的咽喉,浩然劍則是砸在第三人的胸膛之上,強大的力道直接將對方鎧甲擊碎,而這人也直接倒飛出去,摔在地上嘔出一口鮮血之後,徹底氣絕!
五個人,只是一個照面,就直接倒下四人,剩下一人跟李明月擦身而過,剛剛劫後餘生,下一刻就倒在袍澤的箭矢之下。
而李明月也受到了箭矢的阻攔,前進的速度瞬間變慢,因為避無可避,只能揮動手中長劍抵擋那些箭矢。
李明月雖然還在前進,但那些甲士也在後退,而且陣型絲毫不亂,同時將那名年輕將領護在後方。
如此一來,李明月先擊殺那名年輕將領的打算只能落空,因為要接近對方,就必須先穿過剩下那十幾名甲士,這樣難度就大了很多。
李明月直接放棄這個打算,既然選擇正面迎敵,那就索性痛痛快快的廝殺一場,以此來檢驗自己的實力。
於是李明月不再有任何隱藏,將入微境發揮到極致,感受著那些箭矢的軌跡,同時將身法施展到極致,撞向第一組的甲士。
李明月速度瞬間變快,使得前方甲士心中大驚,射出箭矢之後,快速後撤,由第二組頂上,如此一來,雙方瞬間多出了五步的距離。
以此類推,第二組第三組保持不變,只有第一組不斷後撤,將距離始終保持。
只是這個辦法短時間內確實有效果,兩輪下來,差距就開始顯現出來,因為第一組每次的交替,都要後退十五步距離,而他們的速度明顯不如李明月,所以兩輪之後,雙方距離再次被拉進。
第三輪,第一組的甲士根本來不及射出箭矢,就已經被李明月貼了上來,這個時候勁弩已經失去了作用,但這五名甲士雖慌不亂,直接捨棄手中勁弩,抽出戰刀就往李明月身上招呼。
李明月眼中閃過一抹寒光,右手的浩然劍直接將那些戰刀彈開,左手金剛劍一個橫掃,堅硬的鎧甲瞬間被一分為二,鮮血飛灑,濺射在李明月身上。
五個人,幾乎是同一時間,被一劍斃命!
這一刻,後面那位年輕將領是真的有些慌了,這前後不過短短瞬間,李明月就已經解決了十個人,剩下的十來個,根本不可能擋住對方。
那麼只要這剩下的十個甲士也死掉,他就完全失去了倚仗,死的就會是他。
可就在這短短的的瞬間,李明月又一次逼近,跟另外五名甲士碰在一起,而這五名甲士竟是都拿出了拼命的架勢,不顧性命也要讓李明月付出代價。
五條人命,換來了李明月胸膛的一道傷口。
最後五人似乎也知道無力迴天,同樣拼盡全力,可惜並沒有讓李明月付出任何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