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人口(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良將益州增加百姓人口資料,如實地彙報出來。
上一次大漢統計益州人口資料還是在建興十四年,大漢平定關中,攻克長安之後,勒令州郡重核人口,由蔣琬上報。
“建興十四年,秦州治下隴右諸郡三十四萬人,關中三輔二十五萬口之眾,合計約有六十萬之數。然今隴右諸郡有民三十七萬之數,關中三輔仍是二十五萬,今當有六十二萬之數。”
“涼州建興十四年歸統,上呈戶口近二十萬之數,今當再統,涼州兵、吏、農戶口當有二十二萬之數。所增……”
“荊州初統……”
馬良將荊、湘、交三州的戶籍調查情況也報告了上來,荊州管轄安康、上庸、南陽、南鄉、襄陽、乂陽、南郡七郡,所治下的百姓在三十九萬左右。
湘州管轄武陵、零陵、臨賀、長沙、桂陽、江夏、天門七郡,因諸葛喬良政的緣故,治下的百姓較吳國所上桉牘新增八萬人左右,百姓在一百一十二萬人左右。
交州管轄蒼梧、鬱林、交趾、日南、九真等六郡,百姓較之前變化不大,或許受戰亂的影響,還下降些許,人口在二十六萬左右。
總共算下來,大漢統治著益、秦、涼、荊、湘、交等六州,加上朔方軍鎮一共有五十七個郡。在冊百姓有五百零三萬左右的百姓,合計上剛入戶口的約有四萬的隱戶,大概在五百零七、八萬百姓左右。
目前從人口上來看,大漢治下的人口數量或許還少於曹魏治下的人口,但實際上兩者數目不過在數十萬,最多百萬左右的差距,對整體大局來說已經影響不大了。
若從漢、魏二國所掌握計程車卒上看,皆傾全國之力出兵,大漢能出二十多萬大軍,曹魏也能出到二十多萬大軍。
士兵數目未形成碾壓,甚至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均勢。因此兩國作戰就要看雙方的決策者,落實到軍隊上便是要看雙方將領能力了。
“陛下,以上便是去歲六州五十七郡所查人口數目,其多賴陛下所制《考課法》,方可讓州郡長官勤勉做事,不敢瀆職。”馬良恭維道。
劉禪微微一笑,說道:“此功非朕一人所有,還有賴朝廷諸卿大臣。”
接著,劉禪說道:“今歲十月遷都長安,百姓、官吏、士卒百姓當不下十、九萬之中,行程佈置規劃,還需尚書檯細化。”
士族、百姓遷徙有六萬多人,但還要軍隊方面,費禕動員了六千戶巴蜀將士前往長安,也有三萬人左右,合計在九萬人上下。算上劉禪後宮以及朝廷諸公,十萬人跑不了。
如此龐大的十萬人遷徙計劃,豈能那麼簡單地完成,若是處理不當,不知道途中病死、累死多少人。
馬良沉吟少許,說道:“啟稟陛下,臣與蔣司徒等人商議,竊以為十萬之中,或可分成三批。十月,陛下與巴蜀將士遷都長安,十一月,再遷三輔士族及剩餘將士,次歲再遷士族。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十月遷都,恰逢秋收結束,此時遷都不會傷及農事,亦是大漢往常的用兵時間。
“可從卿等之言。”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