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試驗田(第2/2頁)
章節報錯
“謝陛下!”
劉禪打量眼前蓄起鬍子的太子,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近年來,你也愈發穩重,國政處理有方,也能明辨是非。上次你前往安撫吳、越二國做得甚好,不僅安撫了江左士族,也把他們遷到關中來,充實了我大漢在關中的人口。”
頓了頓,劉禪又話鋒一轉,問道:“聽說太子多與江東士人往來,可是如此?”
劉璿抬頭微看了眼劉禪,又低下了頭,認真答道:“兒臣只是盡分內之事而已,其間多有葛湘州相助,兒臣不敢貪功。”
說著,劉璿遲疑半晌,答道:“臣安撫江左之時,發現江左之地亦有大才,故招納賢士,引為賓客,舉薦朝堂,以助我大漢治理天下。”
劉璿奉劉禪詔令安撫江東,其內心深處是帶著招攬人才的想法去。而吳越二國剛舉國歸降,文武大臣人心惶惶,見到來人乃是太子,他們便撲了上去試圖結交劉璿。
雙方意合之下,劉璿在江東士族中招攬了一批人才,其中以陸抗、施績、樓玄、薛瑩等人年輕文武最為傑出。在歸國後,劉璿也是向朝堂舉薦了一批吳、越人才,皆被關興錄用。
劉禪臉色沒有變化,只是將郄正剛寫好不久的詔書讓人交到劉璿手上。
劉璿帶著好奇的目光看向了詔書,剛看詔書的開頭,其臉色大變,偷看向坐在榻上的天子。
劉禪抿著茶,好似沉浸在品味茶香當中。
父子之間陷入了沉默,劉璿握著詔書久久不能答,在詔書上乃是劉禪頒發令大漢在揚州度田,並完成大漢田政的命令,其執行人乃是太子劉璿他自己。
劉禪準備施行田政,其第一步沒有向中原動手,而是向吳國舊地動手。揚州將作為大漢田政的試驗田,從中吸取經驗。然後再將田政推向中原,乃至大漢。
半晌後,劉禪放下了茶盞,問道:“不知太子可勝任否?”
劉禪沒有給太子討價還價的餘地,只是問他能不能勝任。
劉璿吐了口濁氣,似乎下了什麼決心,沉聲說道:“兒臣願領詔書。”
劉禪嘴角露出了笑容,說道:“此次由元宏統率中軍步騎萬人,並起荊、湘二州郡兵萬人隨行。太子若有緊急事務可知會元宏,讓其出兵協助。”
毫無疑問,這二萬大軍是劉禪準備應對揚州可能會爆發的叛亂。畢竟依劉秀的前車之鑑來看,若不提前安排兵馬,到時候恐是來不及。
“諾!”劉璿應道。
從宮內告退出來,劉璿儘可能保持著儀態。直到回到府上,他的臉色這才徹底放了下來。
太子交好的關統,問道:“太子怎顏色異常?”
劉璿嘆了口氣,說道:“父皇命我南下揚州度田,施行田政。”
“這?”
關統有些犯難,說道:“歷代以來,度田乃是難事,太子若是以此為憂,在下或可讓某父出面勸諫陛下一二。”
“不可!”陸抗斷然否決,說道:“度田之事不僅是陛下考核太子之事,亦是陛下大治天下之政。若因此讓關選曹入宮勸諫,不僅是君父官職難保,連太子亦會被陛下斥責。”
陸抗看向太子劉璿,拱手說道:“太子當以奉詔為上,不可失陛下之心。至於度田之事,牽扯甚廣,太子盡力即可。”
“嗯!”劉璿眼睛微眯,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