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戰之後,河內郡盡入大漢的治下。兵出河內,地方郡縣望風歸降,沒幾日便到了魏郡的安陽城,距離魏都鄴城不到百里的距離。

臨近黃昏,大軍就地紮營,軍營內炊煙鳥鳥,氣氛融洽。

杜預入帳,朝著坐在榻上的劉禪,說道:“啟稟陛下,逆魏遣使乞降。”

“乞降!”

劉禪放下手中的書卷,神情有些猶豫。

劉禪對曹魏的出城乞降並不驚詫,若是他們不降,硬著骨頭堅守城池,反而會讓劉禪驚訝。

而劉禪之所以感到猶豫,便是他還沒想好如何對待歸降的曹魏宗室。這些曹魏宗室與大漢而言,不是一般的前朝宗室,而是有著特殊關係的前朝宗室。

東漢亡於曹操、曹丕之手,他們屬於篡漢自立。

大漢依照兄終弟及的繼承法,僅認為西漢是先人,東漢是兄長。

曹魏對於大漢而言,實際上是屬於篡位分子,謀逆分子,他們所建立的新朝是不得大漢承認的。

要知道中國曆代大一統的王朝,他們都承認前朝的合法性。如明朝承認元朝屬於合法王朝,清朝承認明朝屬於合法王朝。

這點的不同,對於大漢如何對待曹魏宗室有莫大的關係,特別是曹魏又是篡漢自立。

按常理來說,其謀朝篡位,屬於亂臣賊子,大漢需要對曹魏清算,否則無法現實大漢王朝的正統地位,亦或是無法表明篡位的嚴重性。

因而劉禪實際上頗是希望曹魏不降,讓大漢有藉口對曹魏下手,實行清算。但曹魏如今卻是欲歸降大漢,如果劉禪強制清算曹芳,恐會引起中原的動盪。

因此劉禪當下有兩難選擇,他若要清算曹魏,其魏帝曹芳首當其衝。但以當下的情況,他又不能清算魏帝曹芳。

“陛下!”

杜預見劉禪久久沒有說話,再次說道:“逆魏遣使者高柔乞降,不知陛下如何處置。”

猶豫半晌,劉禪說道:“讓逆魏使者在營外等候,先召集文武諸臣於帳內議事。”

“諾!”

未過多久,軍中文武聚集在營帳之中,杜預在側榻提筆記錄。

“朕思曹操、曹丕篡逆漢室,若不嚴懲主謀,無以肅天命之威;然今逆魏遣使歸降,若嚴懲清算偽帝,恐會使中原人心動盪。”劉禪單刀直入,將自己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

劉禪的態度很明顯,他既想要清除篡位的主謀分子,又想要不使中原人心大亂。不過回應劉禪的卻是寧靜,帳中文武大臣皆沉默不語,看來眾人也都為這問題而感到頭疼。

劉林見眾人為難,殺氣騰騰地說道:“不如全殺了,若有不服者,某親自帶兵,為陛下剷除這些賊寇。”

“不可胡言!”劉禪哭笑不得,呵斥了劉林。

不談劉林計策如何,他純粹是懶政,想不出來法子,直接解決有問題的人,這和某些昏官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