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廣跪地叩首,感激地應道:“臣桓廣拜謝陛下,當為陛下盡死力以效之。”

說完,桓廣知曉劉禪要與殿中的重臣商議要事,以休息為由告退出殿,在劉禪安排的侍從下前往他的房屋安頓下來。

殿內,劉禪環視在座眾人,說道:“眾人聽桓廣之言,不知有何所思?”

費禕率先出言,說道:“啟稟陛下,今司馬懿執政朝政不久,其根基不穩,可為我大漢所用。以臣之見,我大漢或許可率軍征討,以求國土。”

“當下若是舉兵征討,當向何處用兵?上黨亦或洛陽?”劉禪問道:“大將軍?”

被喊到名字的王平,挺直腰背,答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可向洛陽用兵,上黨或不可取也!”

“為何?”

“幷州之兵雖受前將軍重創,但其臨近河北,中軍呼應便利,其有老將田豫坐鎮,非可良善之輩。且幷州地勢崎區,軍隊行軍緩慢,不利突襲。今時逆魏朝廷動盪,需迅速出兵,方有利可圖,若待其抽調兵馬而來,其錯失良機也。”

王平捋著思路,說道:“向洛陽用兵,今司馬懿當政,曹爽舊部當會罷除,夏侯玄、夏侯霸二人當會調回鄴城,軍無主帥,此或乃我大漢用兵之時。”

廖立捋著鬍鬚,意味深長的說道:“陛下,夏侯玄乃夏侯夫人之兄,此或可為我大漢所用也!”

劉禪微微挑眉,想起了歷史上夏侯霸在曹爽死後,也勸夏侯玄投漢,可惜夏侯玄沒答應,只有夏侯霸來了。眼下這個面位夏侯徽在大漢,夏侯玄豈不很有可能會來。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便向洛陽出兵。此戰朕親率而往……”

說著,劉禪嘴角上揚,道:“今時至此,不知朕之內兄會如何選擇。”

眾人聞言,不由一陣歡笑。

劉禪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問道:“大將軍今時可調之兵能有多少?最快何時可用?”

王平沉吟少許,答道:“啟稟陛下,司隸可用之兵當有三萬之眾,緊急之下,當下即可下令,明日各軍士集結,後日便可出發。”

遷都到長安的好處展現出來了,關中地域遼闊,中央軍士駐紮在三輔之間,聽到軍令後,可順渭水集結,反應迅速。大軍從長安出兵前往中原,不過幾日便到。糧草運輸也不用擔心,後方便是根據地,運輸方便。

不像成都之前,從收到軍令,再到籌辦行軍糧草,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想要兵快神速,基本是不可能的。特別關中又是前線,關中中軍兵馬時常戒備,徵調便利。

劉禪站起身子,沉聲說道:“大軍當以兵貴神速為上,霍弋何在?”

“臣在!”霍弋答道。

“明日你率長安城內可發之兵前往洛陽,為大軍前部。其餘諸將於後日隨朕領大軍前往洛陽,不可耽擱時間。”劉禪吩咐道:“大將軍隨朕同行,看能否儘快攻略洛陽。”

“諾!”眾人應道。

“至於國中事務交予蔣卿處置,包括御史臺監察之事。軍中糧草有勞蔣卿徵調了。”劉禪看向蔣琬說道。

“臣領命!”蔣琬拱手說道:“敢問陛下三萬兵馬足否?需臣徵調隴右、漢中兵馬馳援大軍否?”

劉禪遲疑半晌,說道:“可從隴右、漢中抽調萬人馳援大軍。”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