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聯絡好!今夜三更時分,在北城樓上舉火為號,我等開啟城門,接應漢軍。陛下有詔,我等若是歸降,各有封賞,當不會虧待我等。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柳錄手上的人不過是普通族人或者是門客,正面上根本無法和魏軍對抗,自然走取巧之策,開城門接應漢軍。

“柳兄所言即是,可還有人疑惑否?”說此話的這個人,下意識握著腰間的環首刀,偷偷打量著眾人的反應。

“並無異議,我等願隨柳君。”

“好!”

時至三更,安邑北門火光閃爍,城門大開,漢軍突入城中。城內喊殺聲震天,城中魏卒非死既降。

府衙內,正在安睡的孫禮被侍從晃醒,其著急地說道:“府君,大事不好!柳錄私通西賊,開啟北門,放賊軍入城了。”

“什麼?”孫禮的睡意直接被嚇走,問道:“如今情況如何?”

侍從搖了搖頭,說道:“外城已失守,內城也將被破,安邑守不住了。我等不如降了漢軍吧!”

聞言,孫禮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失聲痛哭說道:“禮受武皇帝提拔之恩,先帝重用之情,又有守土之責。今若歸降漢人,待我死後,又有何面目去見大魏諸帝乎!”

“府君?”

“你服侍我多年,你稍等之後入屋,我送你樁富貴。”孫禮流著淚說道。

“諾!”侍從應道。

待侍從走後,孫禮走到銅鏡前,望著鏡內蒼老的自己,一股悲愴之情湧上心頭。

自感自己對不起先帝曹叡,曹叡臨時前託孤曹爽,擔憂曹爽不能輔政,任命自己擔任大將軍長史輔助曹爽治事。卻沒想到曹爽不滿自己的規勸,將自己調離身側,改任自己為河東太守,遠離中樞。

如今天下紛亂,自己對不起先帝臨終輔左曹爽的任務,也沒做好守土的責任,自己哪還有顏面苟活於世間乎?

“鏗鏘!”

孫禮拔出佩劍,將冰冷的劍鋒放在脖子上,閉上眼,孫禮狠狠地一拉,鋒利的劍刃割破大動脈,無數滾燙的鮮血噴湧而出。

撲通一聲,孫禮倒在地上。

屋內的聲響驚擾到屋外的侍從,緊忙推開房門,只見孫禮已經躺在地上,大量的鮮血匯聚一地。

侍從跪倒在地,失聲痛哭,他明白了府君口中的富貴是何物了。勐然,侍從掏出匕首也插入腹部,死在了他跟隨多年的家主身側。

不知過了多久,大漢天子劉禪抵達屋外,看著屋內的兩具殺身成仁的屍體,對著身側的眾人,感慨說道:“此乃義士,不可折辱!”

頓了頓,劉禪說道:“將此二人以棺槨載之,送至魏境,讓魏人知曉我大漢的仁德,也讓魏人好生安葬二人。”

“諾!”

對於古人的剛烈,劉禪再次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對曹氏三代恩典,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瞭解。

曹魏滅漢,尚有武將死戰,魏國又怎會沒有呢?

西晉滅吳,東吳士族赴死者不少,曹魏國中也豈會沒有?

對於劉禪來說,這些英勇赴死的人,值得他欽佩,也值得他尊重。將孫禮的棺槨送到魏國境內,有厚葬孫禮之意,也有威赫那些膽怯魏人的心思。

至於是否會激發魏人的鬥志,劉禪不以為然。勇敢者,自然勇敢,膽怯者,自然膽怯,豈是因這點事物所能改變的。

即使激發了那些魏人的鬥志,劉禪也不懼怕。至如今大漢已佔據了天下半壁,漢強魏弱的天下形勢已分明。

大漢一旦攻取上黨或是洛陽,那麼天下一統指日可待,在天下大勢面前,所有試圖抵抗的人,皆如螳臂當車。有識之士自然會知道如何選擇,此時上船還能有從龍之功。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是而已!

(結束了,兩章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