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曹叡的病故,之前曹叡安排的許多事宜基本交由他的劉放、孫資處理,是故負責蝮蛇情報一直由孫資整理。

坐在榻上的鄧颺早已經忍耐不住,拱手說道:“大將軍,此乃天賜良機也!秋冬之季,賊帝劉禪遷都長安,關中及巴蜀士卒難以調遣,唯有荊州三萬士卒以及湘州五萬士卒。且鄧艾從得其戰報、集結兵馬至趕赴荊州戰場,至少需要二個月時間,我軍若能在二月之內擊潰荊州三萬之眾,荊州可復也。”

從機會上確實如鄧颺所言,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劉禪遷都長安,需要用到大量的兵馬維護治安,以及協助搬遷,甚至還有部分巴蜀士卒舉家隨遷。在這一過程中,巴蜀及關中計程車卒確實不好呼叫,即便抽調也僅能抽調部分支援。等到遷都完成後,方可調集大量計程車卒南下支援荊州。

而且湘州雖有五萬大軍,但臨時從反應——集結——趕路——支援等諸多繁瑣的流程,也會消耗時間。也就是說在湘州、關中抵達救援之前,荊州戰場上只有王平統率的三萬大軍。

因此如果曹魏能趁這個時間間隙,成功地突破荊州防線,擊潰王平所部,距離收復荊州便是不遠。

曹爽剋制心中的蠢蠢欲動,詢問道:“泰初以為如何?”

夏侯玄沉吟少許,說道:“我大魏若能收復荊州,湘州懸於域外,可南聯東吳,齊攻湘州,屆時賊將退入潼關以西。日後我大魏可依仗幷州地勢,西阻賊人,遏其東出。”

相比於鄧颺這些人為名利蠱惑曹爽出征,夏侯玄實打實地為曹魏考量,目光所見甚是長遠。大漢攻克荊州,開啟了大漢進入中原的門戶,也藉著益州順江而下的地利優勢,攻克了湘州,把東吳變成大漢的一條狗。

如果曹魏能攻克荊州,則可以配合東吳向大漢的湘州用兵,使東吳擺脫大漢的控制,順勢還能削弱大漢的國力,失去了湘州,交州大漢也很難固守,會與東吳陷入鏖戰當中。

同時曹魏在河東向關中用兵,大漢將會深陷一北一南的戰場泥潭當中,除非大漢願意放棄領土。畢竟幷州有威懾河北大地的作用,又何嘗沒有威懾關中的作用。

因此夏侯玄認為這次攻略荊州,可以說是關乎曹魏復興的重要一步棋。

曹爽見夏侯玄同意,暗自握了下拳頭,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在劉禪遷都之時,發兵伐荊。”

說著,曹爽臉色轉為猶豫,說道:“洛陽留守郭淮、豫州刺史田豫皆與司馬懿、孫資等老臣親近,我等若欲調發他等出征,恐是不願。”

郭淮跟隨司馬懿抵禦蜀漢多年,多次起復皆因為司馬懿。田豫與孫資為兒女親家,也會偏向與司馬懿等人。因而這次出征,曹爽還要讓他們同意,方才能齊心協力的出征,要不然地方大將不願,朝中老臣宿將不同意,曹爽也很難強制出兵。

何晏眼珠子一轉,拱手說道:“大將軍此戰乃國之大事,還需任命徵西將軍協調司隸、豫州二地軍情,今國中唯有夏侯中護可任之,故大將軍可命夏侯中護改任徵西將軍。然夏侯中護去後,中護軍無人可任,不如由司馬師擔任中護軍一職。且晏素聞太傅二子司馬昭頗有文武之才,今出征乃為國戰,可命其為徵蜀護軍,輔左夏侯中護,領其隨軍出征。”

“何如?”

曹爽聞言,其間品味一二,不由拍腿叫絕,說道:“平叔(何晏)之策,乃是上策也。司馬懿此次端是無話可說,必定會贊成我等伐荊。”

“不敢!”何晏露出驕傲之色,但言語間還是謙虛。

何晏雖不知兵,但對擺弄政治上的小手段頗是精通。透過他的設計安排,平衡了司馬家與曹爽的政治利益。夏侯玄捨棄中護軍的職位,交由司馬師擔任,他則改任徵西將軍,統率了司馬懿紮根多年的大軍。同時還讓司馬昭擔任徵蜀護軍,作為夏侯玄的副手。

利益平衡之下,司馬懿亦是得利,與曹爽發生衝突不太可能,對於曹爽的出征也會保持預設的態度。

……

《漢紀·蔣費董廖呂傳》:立兼領秘書監,中祖素聞秘書郎郄正忠義,對立而嘆曰:“朕處危難,能侍朕之左右者,正當有其一。”立奮曰:“彼時亦有臣也!”中祖知立秉性,笑而不語。

初立任長沙太守,權遣呂蒙襲南三郡,立脫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