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周手握竹簡,揮手回絕,說道:“自然不可,某奉陛下之命,記載史書,安能受他人一言兩語而改。且某不為富貴,乃為君事也!錢帛於我何加焉?”

廖立對著諸葛瑾攤了攤手,表示無可奈何。

譙周在成都聽聞漢吳議和,且劉禪要舉行閱兵儀式,孫權駕車。二話不說,向成都方面請假,坐船順江而下,要記載大漢榮耀時刻。

而被孫權知道後,孫權擔憂自己身後名問題,死磨硬泡,讓諸葛瑾賣了救命之恩的人情,拉著廖立在中間人,勸說譙周改動二個字,把‘吳王為御’,改成‘吳王觀禮’。

但譙周怎麼會同意,這可是大漢建國以來最威風之時,如果不記錄於史冊當中,自己豈不是辱沒了太史令之職。

嗯!廖立也沒同意,其剛在譙周耳畔讓其否決諸葛瑾之言。畢竟這也是廖立人生至今,所做的少有輝煌之事。

廖立挽著諸葛瑾的手臂,說道:“葛君,今湘東、高涼、珠崖三郡及衡陽四縣已劃入吳國治下,陸遜已死,兩國議和之事已成定局。如今不要再另生波瀾,免有意外發生。”

諸葛瑾甩袖,嘆氣說道:“也好!兩國議和已成定局,若將此事鬧大,陛下恐有不悅。”

“正是!”廖立拱手說道:“兩軍兵馬皆以列陣,吉時將至,你我當速至臺上,以觀閱兵之禮。”

……

祭壇周圍,鼓樂喧天,笙歌聒地,鼓聲如雷,禮歌高亢,響徹長空,迴盪祭壇四周。

漢軍甲士神情嚴肅,手持長戟分列道路兩側,直達祭壇階梯。

在太陽的照耀下,劉禪踏步而上,其身上甲胃的各種華貴紋飾熠熠生輝,顯得光彩奪目。隨著他一步一步向上爬著,臺下計程車卒也皆看見尊貴的大漢天子。

抵達高臺上的劉禪接過禮官奉上的酒水,向雲夢澤的神靈敬酒,並行尊禮,以求來雲夢澤庇護兩岸百姓。

“禮畢!”

劉禪手扶佩劍,眺望肅然以待的方陣,踏步下階。而在漢軍士卒在將校的帶領下,高呼道:“陛下萬年,大漢昌盛。”

劉禪望著黑壓壓的眾人,心潮澎湃,直言嘆道:“天子之尊,莫過於此。若有機會,朕當往泰山祭拜,以為封禪之禮。”

“吉時已到,請陛下上車,檢閱三軍。”

下臺之後的劉禪,在禮官的指引下,抵達六御天子車前。天子車駕鎏金銀飾、凋龍畫虎,赤紅的蜀錦裝飾其上,一股尊貴之感撲面而來。身後還有八駕四御馬車,上樹紅旗,赤甲武士筆直站立,御者手拽韁繩,等候發動。

孫權身著王服,站在天子車駕下,見大漢天子到來,擠出一絲笑容,拱手恭迎說道:“請天子上駕!”

劉禪打量了眼孫權,笑道:“數年未久,吳王安好?”

“謝陛下掛念,臣安好!”孫權低著頭,儘可能不讓劉禪看著自己的面容。

劉禪也不願過多羞辱孫權,直接上了車,握著車駕上的木欄,說道:“久聞吳王駕車射虎,朕今便感受下吳王駕車技藝。”

“諾!”

孫權老邁難以直接上車,在隨從的幫助下,坐上了御手的位置,拽緊韁繩,準備出發。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