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面不改色,拱手應道:“不敢,此乃微臣本分之事。臣難上陣殺敵,唯有以此報君也。”

“朕與子瑜之情生死不易!”孫權認真說道。

……

夷道,吳軍中帳。

陸遜望著案上的燒雞、濁酒嘆了口氣,他與孫權自幼相處,亦能知道孫權些許性格。不管孫權處於何種考慮,陸遜也必須接受他的賞賜。

至於為何,無它,唯有‘恰飯’而已。

陸遜出自吳郡吳縣陸氏,當孫氏統治江東,又納豪強、大族為用,自然會去投靠。而且陸氏與孫氏交情完全並非血海深仇,甚至還有一些友善往來。

在漢末時,陸氏陸康從子時任宜春縣長,為賊所攻,孫堅還出兵救過。

還有孫權的嬪妃徐夫人,徐夫人曾嫁給陸尚,陸尚病死後。孫權任討虜將軍時,聘徐氏為妃。怎麼說也和陸尚是同穴戰友,因此孫權與陸氏關係並不差。

不過的話,兩家亦有矛盾,不過乃是起於袁術。袁術向廬江太守陸康要糧,陸康不給,於是袁術派遣孫策進攻陸康。之後陸康雖為孫策所攻破,但陸康之子陸績卻成為孫策的座上賓客,亦能看清孫氏與陸氏的關係。

陸遜拽下冰冷的雞腿,咬了幾口,無奈地笑了笑,隨即又把注意力放到輿圖上。

說實話,陸遜對於這次戰事可謂是極其上心,畢竟自己擔任荊州牧,荊州得失必然涉及到自己的利益。

之所以戰事久無進展,就事實而言,陸遜不得不承認,這場仗的難度已經在他的預料之外。

上一次能在夷陵取勝,除了他自己的優秀的謀略外,還有一部分要歸於劉備的驕傲自大,孤軍深入圍攻夷道。長久對峙下,陸遜發現了劉備佈置的缺點,從而火攻破之。

而這次劉禪完全不莽,極其沉穩,把營寨修得極其嚴密,恍如軍事要塞難以進攻。穩紮穩打,勢要攻破夷陵,完成水陸並進的佈置。

水陸並進!這是陸遜最頭疼的問題。

東吳最大的優勢在於水面之上,弱於陸地上。大漢水陸並進,用陸軍擊敗地面部隊,東吳的水面力量肯定需要後撤。如果不走失去陸面支援的東吳水師,恐討不得多少好處。

畢竟蜀漢水軍雖不大,但也只是針對吳軍而言。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兩軍又是小規模作戰的話,吳軍水軍難以取勝。

反之如果大漢用陸軍深入戰場,側面失去了水軍掩護,極容易被吳軍水軍繞後,採用兩棲作戰,進攻漢軍的後部。如夷陵之戰,朱然率水師逆流而上,切斷老劉的後路

因此無論如何,東吳只要守住陸面,水師才有依仗能夠在江面阻敵。一旦陸面力量沒了,水師如同無根之草,如何久留。

陸遜看了許久,目光從劉禪所部移開,移動到了北岸的王平軍身上。

當如劉禪所說,骨頭啃不下來,挑軟柿子捏也不錯。

“或許破局,可從此處入手。”陸遜唸叨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