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因局勢危急,蠻夷漸離而士氣低沉的將校精神一振,紛紛笑了起來,自感天無絕人之路,開始議論起如何打敗呂岱的事情。

廖潛目光看向信使,問道:「不知馬交州將如何相助我軍,其兵馬當有多少?」

信使遲疑半晌,看了圈帳中眾人,怕有人把洩露機密出去。

廖式見狀,半開玩笑地說道:「情況危急至此,若有欲降者,早投呂岱去了。不至於援軍抵達之際,今有獲勝之望,棄軍而降。且營中之人皆我心腹兄弟,必不會背棄也。」

信使放下心來,說道:「啟稟廖安西,馬交州以為敵明我暗,今呂岱不知南中軍將至,將軍明日可出營決戰。待午時時分,馬交州援軍便至,可與將軍所部夾擊呂岱。呂岱若破,荊南再無敵手,屆時荊州可定也。」

廖潛皺著眉頭,再次追問道:「馬交州麾下南中將士多少?可有五千?」

信使咬了咬牙,如實說道:「隨馬交州來援有五千大軍,但由於馬交州乃是奔襲而來,道路崎嶇難行,又分兵把守沿途縣城,今僅有二千軍士跟隨而來。」

「僅有二千軍士?」

廖潛等帳中眾人驚呼而出,吳軍兵力近二萬人,又是呂岱南征北討的精銳軍士,自己所部的二萬人都不夠看,從南中而來長途跋涉的二千大軍怎麼夠看啊!

廖式臉色微微一沉,僅靠這點人想在明天的戰場上逆風翻盤,可不是開玩笑嘛!

廖潛看了眼兄長廖式,見他沒有說話,出言問道:「要不我軍再堅守幾日,待馬交州聚攏麾下五千大軍,屆時再行與呂岱決戰,未嘗不可。畢竟呂岱雖老,但乃東吳名將,用兵以來,並無敗績,麾下將士精銳,我等不如小心行事。」

信使想著馬忠出行叮囑的話語,挺直腰背,認真說道:「馬交州說破呂岱,二千之卒足矣!至於精銳,南中子弟打的就是精銳。」

他這番話透露了馬忠的自信,又有些狂妄,但卻能給廖式兄弟等人安全感。

頓了頓,信使補充說道:「馬交州亦言呂岱既知兵略,若曉南中大軍馳援而來,屆時當有後手,再欲破之則難。如今之遇,實乃良機,我等萬萬不可錯過!」

沉默許久的廖式,問道:「明日馬交州隨軍來否?」

「隨軍出征!」

「好!」廖式站起身子,奮然說道:「馬交州既來相助,某有何可懼。傳令大軍,明日與呂岱決戰。」

「兄長?」廖潛試圖上前阻止。

廖式推開廖潛,手扶長劍站在中軍帳中,厲聲說道:「諸位兄弟,我軍瀕臨死地,今唯有一戰。勝則安享受富貴,敗則死於非命。如何選擇,諸位自知。明日之戰,我軍若勝,諸兄父母妻子,便乃式父母妻子,若我戰死,式之父母妻兒,拜託於諸位了。」

「願與將軍同甘共死!」眾人應道。

廖式能聚攏一群人起兵反叛,本身就有過人能力以及魅力,要不然他也無法做到舉眾數萬人。至於果斷之風,看他的反叛的狠辣便知其間一二。

當然他的心思也是細膩的,他之所以敢下定決心明日決戰,很大一方面的因素是馬忠給予的。

明天馬忠親自率大軍趕來救援,他作為大漢***,若無很大的把握,怎麼可能會孤身弄險。危險之事,自然可以遣將出徵,或許正如他所言,其南中士卒當是驍勇之輩,其精銳當勝過呂岱麾下士卒。

畢竟廖式身在吳軍擔任過都督職,知曉漢、吳、魏三國士卒的戰鬥力差別。不論漢魏士卒作戰能力如何,吳國計程車卒戰鬥力肯定是最弱

的,呂岱雖號稱威震交州,但也只是在交州平定蠻夷,欺負欺負山賊的戰績,還沒有拿到中原戰場上檢驗過成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