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舊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順口說了幾句詞,向草廬緩緩走去。
與此同時,草廬的大門也出人意料地開啟,一名四五十歲的農夫扛著農具,從廬內而出,見是諸葛亮而來,不由面露激動,喊道:“可是先生乎?”
而諸葛亮眯著眼,瞧了好久,臉色大喜,招手喊道:“可是當年童子乎?”
夏鳴放下農具,三步並作兩步,疾步走向諸葛亮,激動說道:“先生,正是童子我也。”
諸葛亮扶住正要行禮的童子,打量了幾眼,感慨說道:“三十年未見,非你喊我,亮幾乎認不出來你。”
夏鳴笑著應和,說道:“先生與三十年前一樣,仍是英姿勃發,恍如仙人也!”
“老矣,老矣。”諸葛亮揮了揮羽扇,笑道:“亮老眼昏花,身軀句僂,鬢角半白,何能比之當初也。”
夏鳴扶著諸葛亮往內走,說道:“自先生走後,襄陽戰事不絕,聽從先生之言,鳴攜家人避于山間耕種。近些日聞大漢出兵南陽,念先生恐會回隆中,特下山打理屋舍,已待先生不時之需。”
諸葛亮耕讀的隆中,其在隆中山之中,其非孤立,而且有其他山峰為伴。諸葛亮隱居的草廬,就隱藏在這些山峰之間。
頓了頓,夏鳴問道:“先生出山之時曾言,受劉豫州三顧之恩,先生不容不出。命我等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先生功成之日,即當歸隱。不知,先生今時欲歸隱否?”
聞言,諸葛亮苦笑幾聲,不知該怎麼說。自己希望能夠歸隱,但是天下未定,百姓還未安康,自己又怎麼忍心隱退呢!
換源app】
只能說人心不足,當初北伐之初,自感還於舊都即可,今卻又想見天下平定。或許待天下平定,又想見大漢盛世。
只可惜自己疾病纏身,尚不知能活多久!
不過所幸之事,即便自己亡後,大漢朝中亦有人能接替自己的任務。且陛下聖明,大漢文賢武能。加之曹叡病亡,逆魏幼主繼位,大漢只要內部不出動亂,曹魏不出逆天之才,克復天下應該沒有問題。
諸葛亮笑著拍了拍夏鳴的手背,說道:“當會在襄陽逗留幾日,至於回隆中歸隱,還需視情況而定。”
夏鳴連連點頭,說道:“也是,也是!先生身居一國之相,豈能輕易歸隱。今夜先生不如歇息一夜,我讓小兒抓只雞,讓先生下飯。”
“好!不過無需如此繁瑣,簡單吃些即可。”久違見故人的諸葛亮也頗是懷念,回頭告訴侍從,說道:“稟告陛下,今夜我等暫留隆中,明日回襄陽,讓陛下勿憂。”
“諾!”
……
柤中,高陽城。
城頭上‘漢’旗林立,其旁還有‘鄧’旗飄動。城樓下,又一隊漢軍士卒賓士而來,見已經有人搶佔城池,領頭之人頗是不滿,憤怒地把馬鞭扔到地上。
魏延為了刷戰功,率軍西略,攻佔先前被吳軍所佔領的柤中等地,擊潰柤中東吳守軍,命人四處招降城池。而傅僉、鄧忠二人也從於後到達,趁著東吳守軍被魏延吸引之際,分兵攻略各城。
這讓魏良頗是憤怒,在他眼中鄧忠、傅僉就是來撿魏家的桃子。這些戰功都應該是屬於自己的,怎麼能分出去給他人。
而且他被父親嫌棄多時,如今戰功在前,反而被人所佔,還不知父親又會怎麼呵斥自己。
魏良拽著韁繩,紅著臉說道:“鄧忠小兒,我軍擊敗東吳留守,卻被其搶佔城池,豈有此理也!”
說著,魏良命人把鄧忠喊出來,欲與他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