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功虧一簣(第1/2頁)
章節報錯
騎卒奔騰彷彿一陣悶雷滾過,千百漢騎踏地揚塵,無數漢軍步卒狂奔跟隨,他們向孫權所在的中軍營寨直撲過來。
說快也快,說慢也慢,距離漢軍夜襲,到破南營,到殺入中軍還不到一個小時時間。
率領騎卒的元宏沒有率先入營,而是領著士卒繞行半圈,發現黑夜無光亮之地,騎著戰馬賓士而入,漢騎在他身後斜刺入中軍。再接著,漢軍甲士大舉殺入,恍如潮水撞上堤壩,正面對上孫權中軍士卒。
騎卒他們順著縫隙蠻橫地衝撞進去,用長槊、利刃和鐵蹄,將中軍內慌亂的吳軍士卒殺得哭爹喊娘,血肉橫飛。
孫權勒令周圍將校圍殺漢軍士卒,可惜的是,軍令是下達了,吳軍將校或心餘而力不足,或是手下士卒離散。
整個東吳營寨裡亂作一團,明亮的火把,點燃的火盆映照出如無頭蒼蠅般的東吳士卒,各種驚慌失措的喊叫聲,廝殺的亢奮聲,刺激得衝在最前方的胡人騎卒們血脈賁張,甚至殺得刀刃捲了仍是不知,眼裡只有吳軍士卒的性命。
一枚箭失從戰場某處斜飛過來,白色的箭羽隱沒在漆黑的夜空中,箭簇獨特的破空聲也被喊殺聲遮掩了,令人難以聽聞。
所幸孫權的親衛車下虎士精銳過人,作戰經驗極其豐富,加之孫權被他們重重掩護。一人目之所見,手疾眼快之下拉過孫權,箭失擦著孫權的肩頭射過去,重重地紮在營門的木柱上,箭尾還輕顫著,可見其力度如何。
黑夜中的向煜憤怒地扔掉重弓,他差一點就能擊殺偽帝孫權,若是天亮些,其必難以躲閃。今被察覺,想再射殺孫權已經沒有了機會。
統率車下虎士的陳延向孫權靠攏幾步,低聲道:“陛下,我軍營寨北面江畔,當可至水寨,走魚梁州,入上大將軍水寨,暫避漢軍兵鋒。”
孫權聞言,頗是心動,說道:“今若走,此地無人支援大局,恐將被破也。”
“啟稟陛下,上大將軍駐紮水師於魚梁洲,今之情況其必知曉,不久其將來援,故陛下可命上大將軍處理軍務。畢竟萬乘之君不可臨陣,今陛下若要萬一,我大吳危矣!”陳延勸道。
】
孫權心有餘季地看了眼箭失,感嘆說道:“朕馬閒軍未至此也,其若在此。安能讓蜀騎稱雄,來往無阻。”
或許是孫權給自己找藉口,當他說完這句話後,領著數百名車下虎士向北而走,不過卻留下來大纛旗未撤,彷彿告訴著眾人他仍與中軍軍士在一起。
漢吳兩軍仍在焦灼地鏖戰在一起,不過眼睛一向敏銳的元宏發現了這一動向。
“隨我來!”元宏喊了一聲,旗幟飄動,手下三百餘名騎卒脫離戰鬥,跟隨他而來。
漢軍騎隊,重騎者馬穿馬鎧,人披重甲,筆直向前。漢騎的長槊左右揮砍戳刺,所到之處,吳軍士卒慘叫連綿。而吳軍步卒手上的利刃卻只能在漢軍重騎上留下白痕而已。
輕騎者馬未著甲,人襲輕甲,手中以弓箭、長矛為主。他們於側翼掩護,獵殺吳軍士卒。配合重騎陷陣,一往無前。
孫權見狀大驚失色,本想脫離本陣逃離,卻不料被漢軍騎隊盯上。
不過在幸好的是,孫權向北撤離,北面的將領都有所知曉。他們放棄眼前的敵人,朝著元宏他們圍殺而來。
中軍將領謝旌,乃是江東勇將。曾隨將步兵,斷絕險要,破詹晏等,生降得陳鳳。後又大破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打得秭歸文布、鄧凱組合以少數民族的兵士數千人落荒而逃。
因此雖事發突然倉促,但謝旌毫無畏懼地上來,呼喊將士們把元宏數百人包圍起來。
此時謝旌帶著幾名親衛試圖斜向阻截漢騎的衝擊,給己方步卒爭取時間。然而他剛接近漢騎,漢軍騎隊中一人飛馬而出,眨眼就直衝到眼前。
先前天色昏暗,沒有發現其模樣。今湊近一看,只見這騎士頭戴黑色兜鍪,內著鎖子甲,外披黑色重甲,其兜鍪上斜插一支雪白無瑕的羽翼。隨著戰馬疾馳,白色的羽翼在空中飛舞,極其耀眼。
敢在戰場上如此穿著非是無知二代,便是驍勇之將,今之局勢此人必是驍勇之將,故萬萬不可大意。
謝旌當即向左右侍從,說道:“此人必是漢軍驍將,若能殺之,必能威懾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