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劉禪就是想要圍點打援,故意把營寨設定在要道上,阻擋兩地的通訊,讓洛陽以為宜陽陷落,從而調動洛陽的大軍出動,與自己蜀漢精銳大戰一場,憑藉漢軍的驍勇,破敵之後,便可直取洛陽,逼曹魏大軍回師,從而撤離洛陽。

畢竟在古代沒有現代的通訊裝置,兩地溝通困難。一旦資訊斷絕,加上蜀漢派遣而出的騎卒襲擾洛陽周邊,引起諸卿震動後,洛陽作為曹魏首都意義重大,肯定是不能夠在洛陽周邊作戰,必能引蛇出洞。

而且劉禪也不認為曹叡能調出三萬以上的大軍回援洛陽,畢竟諸葛亮在南陽,曹叡調走太多兵馬,小心被諸葛亮反推過去,與自己合擊於洛陽。

聞言,鄧艾偷瞄著陛下,暗思陛下這場仗居然如此激進,根本不像是其以往的風格。而且陛下此策卻正中敵軍要害所在,眼光獨到。鄧艾又思及陛下往日對天下格局、地理瞭然於胸,能有此策不足為奇。

對於劉禪而言,能有此策也是他隨軍征戰多年結合後世桉例而來的。畢竟我軍不就最喜歡圍點打援,而且諸葛亮的聲東擊西之策,亦是異曲同工之妙。

“如何?”劉禪再次詢問道。

鄧艾收斂心神,沉聲說道:“陛下所言,臣以為可行,我軍紮營於此,攻其必救之地,引魏來攻。”

山風襲來,吹起劉禪的披風,其意氣風發地吩咐道:“好!傳令王平,移大軍於老龍山佈防,命騎卒向東遊弋危險洛陽,並收買當地百姓以為我軍耳目。”

“諾!”

劉禪眯著眼睛望向洛陽,就是不知道這條蛇是誰了。

……

洛陽,魏軍大營。

中軍帳內,司馬懿俯首處理公文,又時不時向身側的眾人垂問營內情況。

司馬懿批註完賞賜名單後,問道:“宮娥、錢財可有到齊?”

司馬陳圭核點資料,答道:“啟稟大將軍,皆已到齊。其中宮娥一千六百餘人,按功績高低分於將士為妻妾。”

這些宮娥來自曹叡的萬人後宮當中,能讓曹叡釋放出一千六百名俊秀宮娥,實屬不易。若非蜀漢逼近洛陽,征討遼東士卒急需賞賜,否則的話,他怎麼可能會願意啊!

當然是醜及年歲大者,他願意釋放出去給將士為妻,就是其質量低的讓魏軍將士都忍不住吐槽的那種。

“報,大將軍。洛陽急令,宜陽音訊不通,大量蜀騎襲擾城邑,今大軍已賞,也已休整,命大將軍出征宜陽,以安西垂兵事。”侍從穿越營帳,稟告說道。

司馬懿接過洛陽方面的軍報,看了半晌沒有說話,而是捋著鬍鬚沉吟。

心腹陳圭見狀,低聲問道:“大軍已備,不知大將軍為何不出戰?莫非還未至良時?”

司馬懿沉吟少許,答道:“偽帝劉禪親領大軍至宜陽,其兵鋒正盛,不可強圖。而宜陽城堅,夏侯霸非無人之將,驍勇異常。我本欲讓蜀人攻宜陽,耗其銳氣,避其鋒芒,待其乏,再以銳勇之師擊之,其必敗也。”

“卻不料今宜陽斷絕,不知情況如何,是降亦或是堅守?且騎卒至洛邑,恐是情況不容樂觀。”

司馬懿說話間看不出著急神色,在他的計劃中就是準備讓夏侯霸消耗蜀軍士氣,如今宜陽的訊息雖斷絕,但在他還是不急。而是欲待蜀軍再逼近洛陽時出戰,屆時憑藉著主場優勢擊敗蜀軍,還是逼退蜀軍都非常方便。

只是的話,洛陽此地政治意義大於地理意義,自己如果置之不理的話,不用想曹叡急詔馬上來,如果還是不理基本是要換帥了。

“既然如此,大將軍之意是?”陳圭問道。

司馬懿放下手中書信,笑了笑說道:“諸葛亮不在此,劉禪、鄧艾有何可懼。且我大軍遠征遼東而回,蜀軍等人不知我軍底線,敵明我暗,又如何不能勝也。”

說著,司馬懿站起身子,大步出帳,喊道:“傳令全軍備戰,明日向西而動,逆洛水而上。”

“諾!”

聲音剛落,魏軍便開始動作起來,很是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