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武威(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初劉邦與匈奴通婚,可是指望著漢化匈奴人,只可惜他們都高估了華夏漢能力,以區區女子通婚怎麼可能漢化得了匈奴人。想要漢化,易風換俗最好不過。想要治理草原,還是要以胡制治胡人。
劉禪手按長劍,欣慰地打量了幾眼元宏,對著眾人說道:“諸卿以為元奮威可是將才?”
關興拱手應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奮威校尉彪悍無比,後生可畏,當為我大漢後繼之將,日後當不遜黃公及前將軍也。”
諸葛亮搖著羽扇,頗是欣賞地評價道:“伯碩(元宏字)作戰機敏,勇猛果斷,善使騎兵,萬人敵也。可比之關、張二位君侯,勝過亦是不無可能,當為我季漢霍驃騎。”
“哈哈!”劉禪坐在榻上,問道:“伱以為如何?”
元宏面露傲氣,拱手說道:“臣雖仰慕霍去病封狼居胥,但卻不願為他。”
“何出此言?”
“世間霍驃騎亡後,無人可為霍驃騎。今之世上能為元宏者,豈有他人乎!”元宏豪氣說道。
劉禪鼓掌喝彩,說道:“伯碩之志,當上九天之雲。朕本欲封你為冠軍侯,以繼之霍驃騎。不過聽你之言,當另擇封賞,今你欲為何號?”
元宏沉吟少許,說道:“臣乃西平人士,陛下欲封,不如擇西平一縣為我食邑。”
“好!”劉禪點頭同意,說道:“既然如此,朕改安夷為武威,封你為武威侯,並遷為安漢將軍。”
大漢歷任安漢將軍為糜竺、李恢、鄧艾、姜維,如今封元宏為安漢將軍,可見劉禪的期盼。
聞言,元宏頗是喜悅,拱手說道:“臣謝過陛下。”
待元宏及眾人散去之後,諸葛亮搖著羽扇,說道:“陛下,元宏胡人出生,兵略過人,長於騎射,此次迂迴包抄,深入敵境,非常人能為之。只是臣憂元宏日後戰功赫赫,會使其桀驁不馴,陛下之後恐無人能服。”
“以相父之意?”劉禪扶著腰帶,問道。
諸葛亮低聲說道:“當雕琢其品性一二,方能用之,以免日後之亂。”
劉禪微微頷首,說道:“可從相父之言,日後尋機打磨試試。”
頓了頓,劉禪想起被元宏打斷的思緒,說道:“就南陽戰事,朕憂東吳會有所動作。”
劉禪望著沉思的諸葛亮,說道:“朕以為如今我與魏人戰事焦灼,司馬懿又遠征遼東,合肥、壽春空虛。不如遣使以說孫權,讓其出兵合肥、壽春,必能有所得。”
諸葛亮蹙眉說道:“陛下所言不無道理,只是臣恐吳人會惦記荊北之地,為我大漢取南陽而不滿。”
劉禪摸著光滑無須的頜下,說道:“不如再行早些年借荊州之事,待我軍攻克洛陽或幷州之後,將荊北贈與孫權,以誘其出兵。”
“贈荊北?”諸葛亮疑惑地問道。
劉禪整理思緒,說道:“正是,先以此名,暫安孫權之心。待我攻克幷州之後,觀天下局勢如何,或可行南下取荊州之事,以雪夷陵之恥。”
諸葛亮這才明白劉禪的意思,劉禪就是想用送荊北的名義,暫時安定孫權,換取他出兵合肥、壽春。等到幷州在手,大漢有三晉之險,關中有固之後,順益州東出,南陽南下攻取荊州,和孫權翻臉。
諸葛亮思慮半晌,說道:“陛下所言不無道理,不知可派誰出使東吳。”
“廖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