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盟約尾聲(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禪微微頷首,說道:“朕與吳主商議後年共同出兵伐魏,屆時吳主起兵攻荊北,大漢舉兵伐關中,偏師徵上庸。故今夜深喚你等前來,乃是有事商議!”
聽聞此言,二人精神大振,起身拜道:“請陛下吩咐!”
劉禪站起身子,走向掛在牆上的東三郡輿圖,二人緊跟其後。
在侍從舉著燈盞的照耀下,劉禪指著上庸郡,朝著二人說道:“後年,漢吳聯合,東吳舉兵攻荊北。大漢將以偏師徵上庸,沿漢水南下,房陵郡必然空虛,乃用兵之地。”
倒不是劉禪神機妙算,提前一、兩年便可以商議出兵路線。只是攻打東三郡的道路就這些,一條從漢中東下,或從襄陽西進,北上穿越大巴山山道就那幾條,都是固定死的。
說著,劉禪指向房陵郡,說道:“永安毗鄰房陵,其間與大巴山相隔,可從興山出兵,進取房縣。”
興山縣乃是數年前,陳到駐守永安為防備東三郡之地,於群山中所設之縣,透過此縣可透過大巴山山道進攻房陵郡的房縣。
不過的話,此路崎區難行,只能作為奇兵而不能作為主力,讓習慣於山間奔走的白毦兵穿行最合適不過。
“故陳卿應整軍備戰,探尋山間道路,於其間屯糧,以備不時之需。鄧卿亦要調集軍需糧草,增補士卒於永安,協助陳永安。”劉禪說道。
“諾!”
陳到興奮地領命,他沒想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來得這麼的突然。
念起接下所說的乃是隱密,劉禪掃視了一眼屋中的侍從,吩咐說道:“你等先退下,等待傳喚。”
“諾!”
劉禪指著輿圖上的粗略的荊州南部標準,低聲說道:“朕明日起程回都之後,陳卿需在南郡等地假借商賈之名,廣佈斥候,以探查南郡詳細軍事;鄧卿也需在武陵、長沙等地佈置探子,借歸降五溪蠻之人,交好武陵蠻夷,結交忠漢之士,以待日後之用。”
此言一出,即便做好心理準備的二人,也不由瞪大雙眼,漢吳新的盟約商定不久,陛下就有圖謀荊州的念頭。
鄧芝平復心情,低語問道:“陛下欲謀荊州?”
劉禪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此事未定,不可令外人知也,一切需以小心為上。鄧卿回江州後,涪陵郡當需嚴治,若有大姓不從者,派兵平之。”
春秋戰國時期,巴國與楚國在涪陵郡,展開爭奪,還爆發幾次的戰鬥;秦國平定巴地之後,司馬錯出涪陵透過武陵大山進攻楚國。
因此,劉禪此言便是告訴鄧芝做好準備,一旦大漢伐荊州,涪陵郡將要成前進基地,必須儘可能地掌握涪陵郡。
“諾!”
鄧芝目光閃爍地應道。
“此乃密言,不可外洩。違者斬!”
“諾!”
雖是如此安排,但大漢伐吳亦無日程,只是有備無患而已。大漢要想背刺東吳,攻取荊州,還是要等到荊州內部生變加上荊州空虛之時。
喜歡三國:漢中祖請大家收藏:(三國:漢中祖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