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以來,太后有干預朝政的權利,也有商議太子的資格,不過決定權還是在劉禪這位大漢君主身上。

劉禪沉默良久,說道:“母后所言,不無道理。其性情柔弱,亦是朕之所憂之處。朕少有教導璿兒,多讓他與其母相處,實乃朕之過也。”

劉禪雖給庶長子劉璿機會,但不代表他會接受一個難以馭下的繼承人。大漢君主可以不理政安民,但不能不會制人與用人。畢竟不是所有君主都會有自己這樣的運氣遇上諸葛亮,以及來自後世的‘識人之明’。

吳太后笑了笑,安慰說道:“如今陛下春秋鼎盛,還可不急。”

劉禪笑笑沒有說話,太子是不著急,但著急的是接下來培養太子。自己今年快三十了,萬一自己沒有歷史上的壽命,總不可能讓不諳世事的太子直接上位。

確立太子也就這幾年時間了,拖不得。拖久了,像孫權鬧出兩宮之爭就不好看了,亦會傷到大漢元氣。

“陛下若難定太子,不如問張師(張溫)意見。諸皇子隨張師習讀多年,其授書習經於皇子,頗是熟悉諸皇子心性。或者長樂少府孟光此人直言不諱,陛下問之,亦能有所裨益。上丞相乃先帝所留託孤大臣,又是陛下相父,問之必有收穫。”吳太后建議說道。

劉禪點了點頭,開口道:“多謝母后建言,朕必納之。朕已尋得佳婿,可為長公主良配,母后與薔兒可不必著急。”

劉禪目前有三個女兒,一個是張皇后侍女張薔所生,名劉媛;次女乃隴西李夫人所生,名劉媗;三女乃青衣向夫人所生,名劉姮。

劉媛待人溫和,曉習讀詩書,宮中大部分嬪妃對劉媛頗為喜愛,劉禪也是寵愛不已,為其加號長公主。

以漢制而言,長公主並非字面意義上所言乃年歲最長的公主,而是一個尊號。一般是皇帝嫡女或有功的皇女、皇姊妹與皇姑,加號長公主。其與普通皇女的區別在於,普通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長公主,儀服同蕃王。

這也是杜恕對劉禪賜婚的喜悅,長公主嫁給杜預,以目前來說杜預純粹是高攀了。

吳太后心有捨不得,問道:“佳婿實乃何人,能取得我劉氏女郎?”

劉禪露出一絲笑容,說道:“京兆杜氏,今大漢武威太守杜恕之子杜預,年有十三,其貌雖不揚,但才學甚好。其喜讀春秋,手不釋卷,博覽群書。日後必為俊才。”

吳太后遲疑半響,說道:“可否讓其喚入宮中,讓哀家瞧瞧。”

“自然可行。”劉禪說道。

吳太后又與劉禪聊了幾句話之後,便說道:“陛下北征歸來,想必亦是辛勞。夏侯夫人遠離親眷,多有傷感,陛下有空可多前往探之。”

“善,母后今夜早日安歇。”劉禪告辭說道。

行禮完畢,劉禪走出長樂宮,深呼吸調整心情,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炮火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