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背鍋(第2/2頁)
章節報錯
“卿御邊辛勞,無需多禮,左右賜座。”
榻上曹叡冷峻的臉色微微放緩,示意左右把司馬懿扶起。
司馬懿踉蹌著站起身子,掙脫左右的攙扶,摘下帽冠,跪地說道:“罪臣愧對陛下厚望,致使我軍兵敗陳倉,扶風諸縣落入敵手。望陛下責罰!”
曹叡的臉色終於放緩下來,下榻扶起司馬懿,安慰說道:“大將軍雖為關中都督,有監督之責。但陳倉之戰乃夏侯儒之失,大將軍又何過之有?”
說完,曹叡幫司馬懿戴上帽子,命左右扶到座位上。
司馬懿面露感激之色,說道:“陛下仁德,懿自當為陛下肝腦塗地,鞠躬盡瘁。”
曹叡擺了擺手,問道:“如今關中戰事如何?蜀軍可有異動?”
司馬懿整理了下衣冠,朝著曹叡拱手說道:“啟稟陛下,駱谷水以西皆被賊軍佔據,美陽、武功仍然在我軍手上,不過蜀軍士卒常襲擾二縣。我部屯紮小槐裡,援救渭水南北。有賴仲權(夏侯霸字)於渭南以退蜀軍,陳倉之戰其亦有功。”
其實戰局沒有像司馬懿說的那麼簡單,自從諸葛亮與黃權二部匯合後,大漢趁著天未降雪之際,由吳懿、吳班二人率領三萬人試圖渡過駱谷水,但由於夏侯霸的拼死的守衛,最終擊退吳氏兄弟二人。
曹叡微微頷首,說道:“陳倉之戰,仲權戰敗前後朕已知,非其之過,乃大軍佈置有失。仲權雖折損部分將士,但卻保大軍歸營,實有功績。”
陳倉之戰,夏侯儒、趙儼安排夏侯霸,率八千人渡河以阻擋渭南來援的漢軍,卻沒想到被蜀軍前後夾擊,大軍潰敗。
黃權在實施水淹計策之時,便有向諸葛亮通氣。夏侯霸大軍渡河後,諸葛亮讓吳班正面率軍進攻,暗遣向煜走綏陽小谷繞後,兩軍前後夾擊夏侯霸。夏侯霸被打得猝不及防,不得已自己率部殿後,掩護大軍撤往河岸。
在與漢軍對峙過程中,夏侯霸表現可圈可點,這也是為什麼曹叡稱讚他實有功績。
頓了頓,曹叡補充說道:“過則罰,功者賞。陳倉之戰,軍師趙儼貶為尚書、宜土亭侯,以為懲戒。夏侯儒罷免官職,以免為惡。夏侯霸有功,升遷討蜀護軍。”
司馬懿低垂眼眸,恭敬說道:“陛下英明。”
曹叡罷免夏侯儒官職不只是因為他打了敗仗,還要他被蜀漢俘獲的原因。畢竟其侄女夏侯徽為劉禪的夫人,不排除夏侯儒因此而投降。那時候作為宗親以及曹魏高官的夏侯儒投降蜀漢,大魏的臉都被丟盡了。
曹叡站起身子,問道:“朕如今率大軍抵達關中,不知大將軍可有退敵之策?”
司馬懿遲疑半響,說道:“啟稟陛下,如今戰事焦灼,臣愚鈍未有破蜀之策。”
曹叡背身負手,澹澹說道:“卿既為關中都督,由卿自決。”
司馬懿見狀,連忙跪地,從腰間卸下帥印,將其舉起說道:“陛下今督關中戰事,懿當聽命於陛下。”
曹叡瞥了眼司馬懿,說道:“帥印任由卿自統,至於關中兵事,還需眾人商議。”
“諾!臣及諸將在小槐裡,以待陛下親臨。”
司馬懿心中長呼口氣,關中之戰的鍋終於不用自己背了,這背得太累人了。
曹叡微微頷首,說道:“今天色已晚,卿早些安寢。大軍明日開赴小槐裡,屆時朕與諸卿商議具體破敵之策。”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