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兵權(第2/2頁)
章節報錯
“朕再命鄧伯苗(鄧芝)為江州副都督,以平定巴地蠻夷為由,前往江州。伯苗為人性格正直,體恤士卒,一心為國,可接穩定江州局勢。伯苗直屬朝廷,有奏事之權,不聽李正方調遣。”
“如此一來,李正方軍權被罷,雖名為江州都督,但留於漢中,鞭長莫及,如何能管轄江州之事。其中李豐手下又無士卒,不足為慮。伯苗可率五千士卒前往江州,讓李豐與其交接權柄。”劉禪沉聲說道。
“此事過後,封李嚴為大司農入朝理政,其子從政理事即可。若李嚴再犯過錯者,按律處置即可。”劉禪冷聲說道。
諸葛亮暗自點頭,劉禪安排妥當。李嚴所依仗不過手上兵權,一旦兵權被奪,如何能生動亂,而且又將李嚴留於漢中,他無暇顧及江州之事。
此時江州地方空虛,鄧芝率五千大軍入江州,以征討當地蠻夷為由,接管江州事務,面對如此局勢之下,李豐必然只能向乖乖鄧芝交權。
江州一旦安定,李嚴便如喪家之犬,何足道哉!
讓其入朝任大司農,如何敢拒絕乎!
前些年為拉攏蜀中士人,命秦宓擔任大司農,不過四年前病死,大司農一職空缺至今。
兩漢之時,大司農管理國家財政。但本朝大司農掌國家財政皆被其餘官職所分走,目前只剩負責倉廩、物資的保管工作,可謂是官大,權小,完全是吉祥物,讓李嚴任職,最合適不過。
“不知相父以為朕處置李正方一事如何?”劉禪問道。
諸葛亮撫須沉吟,說道:“臣以為陛下所言可行,不過奪李嚴兵權時還需注意,漢中兵少,一旦李嚴察覺而作亂,會導致漢中生亂,恐被曹魏所趁。”
聞言,劉禪微眯雙眼,說道:“是故朕欲親率羽林騎北行漢中,奪李嚴兵權,分其兵於諸地,防止生亂。”
“陛下不可,不若臣率成都中軍以北上防備隴右之名,行至漢中之時,配合子龍奪其兵權。”諸葛亮出聲阻止,說道。
劉禪眼神堅毅,說道:“調中軍可也,但朕不親往不可。李嚴為先帝遺留託孤大臣,若要奪其兵權,朝中大臣誰有此威望,行此事乎?”
“朕以相父身體不適為由,哄騙李嚴北上漢中,若相父身體親率大軍北上,其必然生疑。李嚴一旦察覺,便會蠱惑人心,若生動亂,則漢中危矣!”
“是故收繳兵權之事,需得速戰速決,不可遷延,而且還需遣威望者安定軍心。而威望之甚者,莫過於朕,朕親收李嚴兵權,再安撫士卒,則大事定也!”
諸葛亮沉吟半響,還欲否決之時。
劉禪盯著諸葛亮,沉聲說道:“相父可聞開國之君,處深宮之中乎?”
聞言,諸葛亮輕嘆一聲,說道:“臣請陛下小心行事,可由前將軍(吳懿)率大軍同陛下一起前往。”
頓了頓,諸葛亮遲疑問道:“不知陛下如何處理後將軍(劉琰)之事乎?”
“依蜀科而定,無論何刑皆依律法處決。”劉禪冷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