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往前走了幾步,嘆了口氣,說道:“不可,榆中、金城二城距離過近,我軍攻金城,榆中畏其兵弱,不敢相助。但攻榆中,我軍兵力不足,以金城之兵,楊阜必然敢外出救援,我軍正中楊阜之計也!”

還有一點魏延沒有說,那就是榆中不靠黃河,有山體相隔,透過苑川河聯絡黃河,城池本身依山而建,更難進攻。

唯一的好訊息就是,兩座城池的通訊已經被大漢斷絕。

頓了頓,魏延惋惜說道:“若能再給我五千人馬,仲法之策或許可行。”

聞言,呂乂撫須思索少許,說道:“以左將軍之意是?”

魏延眺望金城,抿嘴說道:“暫且不急,楊阜孤立無援,先圍困些許時日,派遣騎卒於二城之間截殺斥候,讓兩城訊息不可互通。”

“諾!”

說著,魏延若有所思地摩擦著劍柄,感慨說道:“或許這就是上丞相軍令之意,讓我等與子均相互配合。”

魏延話音未落,姜維從營地方向跑來,微喘粗氣,說道:“左將軍,鎮北將軍王子均戰報傳來。”

魏延與眾人對視一眼,伸手拿過戰報,攤開詳閱。

半響後,魏延指著戰報,面露喜色,朝著眾人,興奮說道:“子均真乃將才也!子均率六百騎急行軍七八百里,斬殺張郃,降服魏卒三千餘人,兵臨姑臧城下。”

說完,魏延將戰報遞過眾人,興奮地來回踱了幾下步子,冷靜下來後,遲疑說道:“其戰報亦有言,讓我軍派軍沿烏亭逆水而上,攻佔逆水沿岸各縣,屆時一同匯合於姑臧城下。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經歷過關川河一役之後,魏延對王平不再是俯視的態度,而是將他視為平起平坐的統帥。

是故對王平在信件中的讓自己出兵北上匯合的態度,並沒有反感,只是有點不想放棄眼前的金城郡。

呂乂抬頭看向魏延,說道:“王鎮北所言不虛,如今我軍難克金城郡,不若派兵北上襄助王鎮北。”

“況且上丞相亦有言,讓我軍與王鎮北相互配合。”陳式也補充說道。

姜維指著戰報後面的文字,說道:“王鎮北同時也已經命留守鸇陰漢軍,調撥六千人以補我軍不足。”

魏延見眾人皆應和,微微頷首,心中定策,說道:“可,姜維聽令,命你率兵三千沿烏亭逆水而上,攻克諸縣,與王鎮北匯合於姑臧城下,聽其調遣。”

不得不說,王平這次耀眼的戰功讓所有漢將敬佩,眾人皆稱王鎮北,而非字,或將軍號。

“諾!”姜維一臉興奮地拱手應下。

頓了頓,魏延看著姜維,神情嚴肅地說道:“勿要讓王鎮北小覷我軍之將卒。”

“維必揚我軍將帥威風。”

魏延開心地撫須大笑,說道:“善,全軍聽令,我軍從即日起打造攻城器械,儘快攻下金城郡,以揚我軍威風。”

“諾!”眾人皆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