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勸言(第2/2頁)
章節報錯
望著天邊又飄灑著雪花,劉禪嘆了嘆氣,這也算是自己能為趙雲能做的最後一些事了。
“大郎!”
劉禪返身回殿,侍奉的宮娥合上宮門,點起燈盞。
張筠見劉禪端坐案前,準備進食,輕啟紅唇,說道:“筠兒為大郎彈瑟解乏。”
張筠跪坐瑟前,左手勾弦,右手抹弦,頓時美妙的瑟聲響徹殿中。
伴隨著音樂聲,劉禪很快吃完晚飯,翻閱起今日的奏疏。
劉禪開啟諸葛亮的奏疏,暗自思忖起來:“嗯!上丞相準備北伐涼州,這麼快嗎!”
劉禪看著奏疏不由沉吟起來,雖經過諸葛亮數月的練兵講武,最佳化了漢軍的指揮系統。但是指望短短几個月之內,讓漢軍戰鬥力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隴右民不過二十餘眾,按照漢軍目前的糧草囤積而言,也只能支援諸葛亮北伐數月。
劉禪不禁有些擔憂諸葛亮這次北伐的結果,特別是隴右還未進行更深一步的治理。
自己對隴右的規劃,以及對隴右農業生產的改良還未提出,如今便輕易出兵,恐怕會無功而返。
劉禪又翻看了幾眼奏疏,見諸葛亮上面沒有寫具體的出兵規劃,只是交代了幾句現在是出兵的良機,不能放過,請命出征等言語。
劉禪剛想問董允等人,但想到今日休沐,不方便召見他們,於是獨自沉思。
張筠似乎瞥見劉禪緊鎖的眉頭,停下手中瑟弦,溫聲問道:“陛下可還有什麼煩心事未解,可否說與筠兒聽。”
聞言,劉禪沉吟片刻,說道:“上丞相欲舉兵北伐涼州,朕思慮大軍遠赴雍、涼作戰,兵眾而隴右民少,會使糧草不足,恐上丞相會無功而返。”
張筠垂首沉思,良久之後,說道:“大郎以為上丞相武略如何?”
劉禪輕笑一聲,隨即回答道:“上丞相軍略過人,當世少有人能比之。”
“而車騎將軍又如何呢?”張筠又問道。
劉禪有些詫異,答道:“僅以武略而言,車騎將軍(黃權)在大漢國中僅次於上丞相,在天下之中,能用比之者,也是少之又少。”
張筠微微一笑,反問道:“大郎自問,武略能比上丞相、車騎將軍否?”
劉禪頓時明白張筠的意思,不由苦笑,佯裝不悅說道:“莫非朕不知兵乎!”
張筠捂嘴輕笑幾聲,說道:“大郎豈不知高祖,高祖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但能馭之,以陛下聰慧應知此事。”
劉禪沉吟片刻,問道:“筠兒是讓朕聽之信之,不插手此事。”
張筠搖了搖頭,說道:“大郎可以一聽,具體如何還看大郎如何為之。”
劉禪看了眼張筠,好奇問道:“筠兒以往不問兵事、政務,為何今日卻能有答今日之言?”
張筠眨了眨眼睛,說道:“自從夏侯夫人入宮後,臣妾便常去相談,有談及這些。夏侯夫人果然不負見識有度之稱,難怪陛下對其十分寵幸。”
劉禪尷尬一笑,裝傻說道:“後宮和睦便好!”
頓了頓,劉禪轉移話題,說道:“筠兒剛剛之言,頗是有理,朕深以為然。朕過些時日,便親赴漢中一趟,請教上丞相伐涼之事。”
“陛下心中有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