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又轉頭對廖化,說道:“西平郡所居湟水谷地有大量羌人所在,治理起來頗不易。羌人不畏生死,若治理稍有不慎,便會致使羌人反叛。元儉治理陰平許久,百姓稱讚,羌人信服,可調任西平太守,以擔大任!”

廖化從早些年便擔任廣武圍督,處理陰平郡事務,北伐隴右後,又升遷為陰平太守,進一步深入處理陰平郡z政務。

在這些年裡,廖化對境內羌、氐部族,或剿,或撫,聯通隴右與益州的白水道也互通無礙。是故廖化的任務也基本完成了,大漢需要藉助他文武雙全的能力,進一步讓他啃下一些難啃的骨頭。

而讓他調任西平郡,也可以說是另類的提拔,西平郡人口、地理、局勢都比陰平郡更具有發揮的空間。

畢竟大漢目前缺人才啊,特別是這種馬上能打仗,馬下能治民的全才。句扶、廖化、馬忠、馬謖可以說是目前大漢能夠算得上數的俊才。

馬忠,劉禪是準備留著繼任李恢的,至於馬謖的話,現在還在南中和蠻夷玩耍呢。諸葛亮雖然多次想徵調馬謖入軍,劉禪以南中未安,留著馬謖擔任越嶲太守。

想來馬謖擔任越嶲太守也有五年了,待到涼州平定或許可以把馬謖往北挪挪位子了,繼續讓他和少數民族打交道。

聞言,廖化自無不可,拱手應道:“臣願為陛下斬荊闢路,不負陛下之恩!”

劉禪看著廖化,嘆息說道:“倒是又要讓廖卿與母分離,朕心難安呀!”

廖化拱手行禮,笑道:“臣今年誕下一子,我母得孫兒相伴左右足矣。況且臣之妻,也在身邊服侍。”

劉禪點了點頭,對著劉永,說道:“公壽,廖卿家人便留於陰平,你往日需多多照顧,勿讓廖卿有後顧之憂。”

沉默許久的劉永,拱手答道:“臣弟知也,定會好生照顧。”

廖化面露感激,拱手說道:“臣廖化在此拜謝陛下、甘陵王(劉永)。”

劉永連忙回禮,說道:“豈敢,廖君遠赴涼州,永自當照料君之家人,何言謝乎?”

劉禪抬頭看了看月色,見時辰已晚,說道:“明日兩位卿家還要趕路,朕也不多耽擱時間了,諸位回去休息吧!”

眾人寒敘一番,廖化、呂乂二人便告退。

月色斜照,劉禪摘下‘面具’,神情輕鬆,問道:“公壽,今晚可有所得?”

劉永沉吟半響,答道:“今日所得頗多,也知曉為何陛下讓臣弟繼任陰平太守。”

“你知曉便好,朕在漢中多有聽聞,這一年你在安陽縣的政績,簡政理民,引導百姓開墾農田,修繕水利。能讓新置的安陽縣穩定下來,實屬不易啊!”劉禪很親切地說道。

“此功績皆賴呂刺史及句太守教導,臣弟不過依兩位所說而行。”劉永應道。

劉禪很是欣慰地點頭,說道:“你有自知之明實屬難得,赴陰平郡之後,還需多聽馬刺史及武都郡楊太守教導。”

“諾!臣弟定會將陰平好好治理,不廢廖太守舊策。”劉永拱手應道。

“善!”劉禪笑道。

對於讓劉永擔任陰平太守,劉禪也是沉思後得出的結果,並非拔苗助長。

陰平郡難治理的就是羌、氐部落,而這些部落基本都讓廖化解決完了,現在基本就是治理百姓,安撫羌人這塊內容,這也適合劉永上手。

最為重要的就是陰平郡現在人口也不多,還比不上益州內地繁榮的一個縣,方便劉永磨礪自身。

至於為什麼不放到益州內地的縣上,原因也很簡單,劉永需要接觸羌、氐部落,形成一個正確的民族治理觀念。畢竟劉永未來基本是會進入中央的,而他面對的大漢所統治的百姓,不只是漢人,還有雜多的其他民族。

劉禪停下腳步,溫聲說道:“為兄後天便起程回成都,你在安陽縣乾得很好,希望你也能在陰平幹出一番政績。你會在陰平任職五年,朕希望五年之後,為兄能見到一個富庶的陰平,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的陰平。”

“臣弟明日隨廖太守一同出發!”劉永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直接將出發的時間說出來,間接地表明決心。

“哈哈,公壽之心朕知也!”劉禪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