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又念及一事,吩咐眾人說道:“切記需在湟水畔設水寨,防止魏延乘舟順水東進救援。”

翌日,晨曦驅散黑夜,日出的陽光照射在雲彩之上,瞬間霞光萬丈,照亮湟水谷地。

三通鼓後,各部魏軍在旗幟與軍號的指揮下,踏著整齊的步伐,從營門處魚貫而出。

騎著高頭大馬的魏軍將校在佇列的間隙中穿行,大聲地鼓動著軍士們計程車氣,講述破寨的封賞,向軍士們描繪著戰後的軍功。

盾牌手高舉巨盾,在前緩緩而行,身後精銳步卒皆披甲胃,手持長矛,將槍矛架在盾牌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叢林。弓弩手手持弓弩,揹負弓失,氣勢如虹地向漢軍營寨慢慢推進。

左右騎卒遊弋在兩側,掩護大軍前行,防止漢軍騎卒出寨進攻大軍側翼。

黃色的浪潮在軍號聲中,緩緩地走向高地上的漢軍營寨。

漢軍營寨屯紮在葛陂湯地之上,葛陂湯地臨北山腳,高出二十餘米,居高臨下。

漢軍大纛下,吳懿身著明光鎧,外罩蜀錦戰袍,身姿挺拔地站在高臺上,望著不斷靠近的魏軍。

吳懿看著即將碰撞的兩軍,吩咐左右說道:“全軍聽令,今日有失鹿角者,立斬不赦!”

“諾!”左右應道。

鹿角處,漢軍將士嚴陣以待,陣形佇立,將校站在高處眺望,見魏軍進入攻擊範圍,揮動旗幟命令前排士卒齊射。

飯糰探書

嗖嗖的破空聲,撕裂空氣,從漢軍軍陣中響起,上千張漢弓混合著蹶張弩一同射擊。陣陣箭雨在空中滑出無數的拋物線, 朝著魏軍如雨點般潑灑而下。

魏軍持盾士卒縮著頭,不敢冒頭,舉盾緩緩向上而行,只聽見不斷有箭羽射中木盾,併發出‘繃繃’之聲,似乎還能聽見箭失尾部的餘顫聲。

“冬!冬!冬!”

此時魏軍陣中,激昂的鼓聲乍響,傳遍魏軍前陣。

“萬勝!”

盾牆後魏軍士卒高喊著口號,以壯士氣,在盾牆後,快步上前。

魏軍靠近到鹿角前時,躲在盾牆後的魏軍士卒,抬起槍矛向上刺去,漢軍士卒壓低槍矛,向下戳去。

一時間,漢、魏兩軍隔著鹿角交戰,舉槍矛互相戳刺。

因為鹿角擺設在大軍中央,雙方又都不敢離得太近,防止被鹿角上被削尖的圓木刺傷。

魏軍大軍的目標是為破壞鹿角,保證後續大軍能夠順利的進入進攻漢軍營寨;漢軍則是固守鹿角防線,因為一旦鹿角防線失守,漢軍營寨離覆滅則是不遠。

漢軍居高臨下,弓弩手並沒有休息,而是在前軍後不斷拋射;魏軍弓弩手也在前部身後,向前仰射;兩軍弓弩箭雨在空中有來有往,絡繹不絕。

兩軍相持難分勝負,魏、漢兩軍幾乎同時更換士卒,讓戰鬥許久計程車卒退回陣後休息,讓生力軍加入戰場。

若從高處看去,魏、漢兩軍前陣雙方士卒奮勇拼殺,陣後卻是士卒們在進食休息。

不過早在戰鬥開始前,數名候騎早在凌晨時分從營寨西門而出,乘著夜色沿湟水而上,前往魏延大軍!

(今晚太困了,差點碼睡著了,不知道有沒有邏輯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