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戰前準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又見目光落到岑述身上,問道:“元儉,運送糧草一事進展如何?”
岑述從懷中掏出巾帛,呈於諸葛亮,恭敬說道:“啟稟上丞相,運糧路線及各地所發徭役數目,臣已經準備妥當。向東吳購買的糧草也已經沿洋巴道北上,大量地運往漢中,囤積糧草。”
大漢先前戰馬、蜀錦販賣於東吳時,基本都換成糧草運回益州,作為永安或漢中軍糧。
聞言,諸葛亮頷首,神情微微放鬆,最大的後顧之憂解除了,自己便可以安心抵禦曹魏。
此次軍糧的供應比北伐隴右時,稍微輕鬆許多。畢竟在境內作戰,護送任務也相對簡單,運輸的路途也相對短一點。
隴右從雖剛復不久,但是農事並沒有耽擱,少部分的軍士的糧草還能提供。加之還有駐紮當地計程車卒屯田,屯田所產軍糧也能供應一些士卒。兩者相加之下,益州供應隴右的壓力相對小些,不像之前那麼大。
諸葛亮叮囑說道:“元儉、君嗣你二人還需協同用心,共同辦理此事,切勿因個人好惡理政。”
顯然劉禪在朝廷上的勸和之語,並沒有讓二人關係緩和。
“諾!”岑述、張裔齊聲應道。
“伯初(蒲元字),騎卒馬甲打造進展如何?戰前能有多少副馬甲可供騎卒所用?”諸葛亮望向蒲元,問道。
蒲元字伯初,邛崍人也。鍛造之才,被劉備、諸葛亮所賞識。
“蒲”“濮”相通也,蒲元乃是先秦濮人之後,世居邛崍,家族以冶鐵為業。
章武元年,老劉曾命蒲元於金牛山採鐵,造刀五萬口,取精鐵鍛造八柄寶劍分於三子及元老大臣。
“稟告上丞相,今歲夏季在下多次前往隴右,與馬牧師令(馬岱)試製馬甲。製成樣甲後送往牧苑。馬牧師令讚不絕口,於牧苑中挑選精騎試了試,配合雙鐙馬鐙、馬蹄鐵,人馬皆披甲,衝擊威勢驚人。樣甲多次裁量後,在下遂定型打造,目前得甲十三副。”蒲元心裡有點慌,還是穩住心神,恭敬答道。
頓了頓,蒲元說道:“若上丞相趕製的話,三個月內,成都可制十副,天水可趕製八副,可得十八副,加上先前十三副,一共三十一副重甲。”
羌騎善使長矛陷陣衝鋒,馬岱結合雙鐙馬鐙、馬蹄鐵,認為可人馬皆披甲,彷照曹魏虎騎一般,衝鋒陷陣,稱甲騎具裝。諸葛亮知曉甲騎具裝大用,便讓蒲元配合馬岱制甲。
諸葛亮沉吟半響,問道:“漢中所制的三千口漢刀,目前進度如何?”
蒲元微微蹙眉,說道:“漢水鈍弱,不任淬用。在下啟稟丞相後,將三千口漢刀,交予邛崍等地鑄造,以蜀江水淬用。蜀江水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非漢水能比。目前還差五百口漢刀未制。”
“暫停成都、天水二地造馬甲之事,馬甲難制,暫緩此事。目前全力鑄造甲胃、兵刃、矛槊,馬甲不急。”
“諾!”蒲元應道。
諸葛亮心中也是有所計量,此次乃是防禦之戰,秦嶺、隴山皆山地也,騎兵難行,乃是步卒用武之地。
重甲騎卒難以施展身手,不如往後拖延,待再伐曹魏時,用此重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