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氣氛凝重,眾人皆看著趙雲與李嚴二人。

虎威劍鋒芒顯露,李嚴不敢妄動,生怕惹怒眼前的趙雲。

趙雲輕咳幾聲,直截了當地說道:“李嚴,我不願傷你性命,拿出虎符即可。陛下也是不願在大戰之前,懲戒託孤大臣。”

李嚴沉默半響,長嘆一聲,說道:“陛下好手段!”

說完,李嚴卸下腰間虎符,拱手交於趙雲。

趙雲也不客氣,拿過虎符檢查,最後瞟了眼李嚴,冷冷說道:“李嚴你有愧先帝託孤之重,提撥之恩,大漢復興之業,在你眼中如同兒戲。陛下臨終前還擔憂你與丞相、公衡三人互有矛盾,特意命雲,居中調節,以備不測。”

“今日若非陛下所攔,我必斬你首級,以謝先帝在天之靈。”趙雲不由加重語氣,說道。

聞言,李嚴童孔一縮,搖頭苦笑,頗有深意地說道:“以先帝之能,提防此事也是應該。不過只怕讓趙將軍居中調節,或是美化之語。”

趙雲神情微動,將虎符交與劉邕,抬眼看了下李嚴,澹澹說道:“你知道就好,此乃雲受先帝最後一道詔令。”

“南和,你攜此虎符前往營寨,助子均安定江州士卒,切勿生變!”趙雲吩咐道。

“諾!”劉邕拱手應道。

說完,劉邕揮了揮手,帶上江州將校,離開廳堂。

剎那間,人聲鼎沸的宴會,只剩趙雲與李嚴二人。

李嚴也放開獨自斟酒,舉起酒樽,一飲而入,說道:“嚴一直好奇,主公於永安留給子龍的遺詔,不知內容為何?”

趙雲神情露出些許回憶,手握冰冷的酒樽,澹澹說道:“主公讓雲護衛陛下順利即位,協助丞相平定四方不平。若託孤大臣心懷不軌,持劍護主。”

李嚴笑了笑,說道:“我惑解也!此前在下一直疑惑,主公病逝前命子龍為中護軍,執掌中軍,卻又不封高官的緣由何在?”

趙雲面露愕然,好奇地望向李嚴。

李嚴又斟來一壺酒,澹澹說道:“官小而權大,非心腹重臣難以勝任也!官大而權重,又為貼身重臣,此乃取禍之道。”

趙雲默然以對,先帝繼位漢中王以後,自己的官職一直沒有明顯提升,常居他人之下,原因便是在此。

先帝在世時,自己僅為翊軍將軍(一),就是如此原因。

翊軍者,翊贊季興,為先主羽翼之意也!

“李卿既然知曉此理,為何自己處事多有不智乎?”惋惜之語,從廳側屏風後傳出。

聞言,李嚴舉酒樽的手不由抽動了一下,酒水沾溼手背,抬頭望去,只見俊偉的大漢天子迎面而來。

經歷劉禪兩次的敲打,李嚴心中不由對大漢天子愈發惶恐,連忙俯首跪地,說道:“罪臣李嚴拜見陛下。”

劉禪虎步端坐廳中,冷聲道:“卿有何罪呀?我看卿可為周勃也!”

李嚴見劉禪以周勃相比自己,臉色刷的一白,連連口稱:“微臣不敢,若臣為周勃,陛下應為高祖,驅臣如使臂。”

劉禪輕哼一聲,澹澹說道:“你有何不敢?挾兵自傲,必須讓朕以高官厚祿相請,方肯出兵,朕如何敢受。”

李嚴連連叩首,懇求說道:“此乃臣鬼迷心竅,利慾薰心,不以家國為重,有愧先帝託孤之恩,陛下厚待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