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羌校尉(魏延)也有所發覺,手下長史姜伯約也多次平定大河流域騷亂的羌人。”

聞言,劉禪微微蹙眉,問道:“不知以廖卿之見,如何看待此事?”

廖化沉吟半響,正色說道:“臣以為曹魏犯我邊境就在數月之間,要不然不會在近日慫恿羌、氐部落起兵反叛,試探我大漢虛實。”

劉禪瞟了眼在旁默默無聞的李軌,問道:“文逸依你之見,此事如何?”

此言一出,廖化好奇地打量著為陛下牽馬的羽林郎。

“此乃隴西李氏嫡子,善知羌人之事。”劉禪毫不在意,笑道。

聞言,廖化便知此人乃是外戚,天子有心培養的俊傑。

上一個讓劉禪這麼對待的外戚還是向煜,目前擔任青甲衛帥,駐守武都。

李軌瞄了眼劉禪,緩緩說道:“軌以為廖太守所言正是,目前隴右羌、氐部落畏曹魏,而不懼大漢,曹魏若恩威並施,則大河、桃水深處羌、氐人則應該會為其所用。”

“為何?”劉禪不解問道。

“曹魏涼州刺史郭淮、大將軍曹真在河西、隴右多有聞名,曹魏多次平定涼、隴叛亂,羌人、氐人皆為之懼,郭淮善扶羌夷,羌夷多為之用也!”李軌小心翼翼說道。

“我大漢向羌人購買馬匹,難道無法動其心乎?”劉禪問道。

廖化接過話頭,恭敬說道:“我大漢目前安定隴右未久,大部分皆是拉攏隴右境內羌人部落,境外尚未來得及安撫。”

劉禪走至山道,坐於巨石上,沉吟許久問道:“不知廖卿以為曹魏何時會犯我邊境乎?”

廖化遲疑半響,說道:“臣不敢篤定曹魏何時犯境,但是以隴右氣候來看,四月至六月可能性最大。”

“臣以為若曹魏進攻,則會是在三、四月。”李軌語出驚人,說道。

“文逸何出此言?”劉禪好奇問道。

李軌有些緊張,漲紅著臉說道:“臣不知曹魏何時進攻,但是臣卻知曉羌人何時進攻。若曹魏聯合羌人,則必然會在羌人方便起兵之時配合。”

“廖太守可能剛至羌地不久,不知羌人習俗。羌人正月至二月,在山下、河谷中種莊稼,讓牲畜交配。三、四月份青黃不接,牲畜發育,此時羌人會向外進攻,掠奪其他部落物資來補充自身。”

《重生之金融巨頭》

“五月、六月羌人忙於收割糧食, 攜帶牲畜進入山區,為過冬做準備,也隨時抵禦外界劫掠。至於三月還是四月,臣便不知。”李軌答道。

聞言,廖化欣喜地向劉禪拱手說道:“臣以為會在四月!”

劉禪頷首贊同,說道:“卿與朕見解一樣,曹魏應會在四月進犯秦州。”

李軌有些蒙圈,不知為何他們篤定曹魏四月犯秦州。

“三月關中、關東需種秔(jīng)稻及稙(zhī)禾,三月底農事尚閒(②),此時發徭役最不傷民力。”趙統在旁低語解釋道。

李軌向趙統拱手告謝。

劉禪笑了笑,說道:“今日見廖卿,朕所得頗深。廖卿你即刻寫文上奏秦州都督,朕也寫信於成都,讓上丞相早作準備。”

“諾!”廖立應道。

劉禪抬頭望了眼天色,見天色尚早,起身說道:“卿可自由安排事宜,朕不再過多停留,即刻要出發漢中。”

說完,劉禪接過韁繩,翻身上馬,緊勒住馬頭,居高臨下,叮囑說道:“廖卿辛苦了,今日你我相會一事,暫時不可外洩,切記!”

“諾!”廖化將挽留天子的話語咽入喉嚨,應聲道。

一陰平道有分正道與小道,小道名為左擔道,路徑極其險峻、狹窄,從北向南的行人只能用左肩挑擔艱難前行,故稱左擔道。鄧艾由此道伐蜀。

②出自《四民月令》,古代打戰是分季節的,因為春耕的緣故,春季打戰的情況比較少。

(接下來幾天,儘可能三更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