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曹掾姜維,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

牙門將霍弋,升偏將軍。

很快,費禕誦讀完畢,廷中眾臣歡呼拜謝。

劉禪沉吟片刻,起身說道:“上丞相居功甚偉,此奏乃是其所寫,是故表上無其封賞。朕以為上丞相北伐為首功,可見其軍功卓越,是故可都秦、益二州軍事,改西城縣為武鄉縣,進封武鄉縣侯。”

“秦州大小官吏,不知諸位徵調如何?”劉禪踱步說道。

“啟稟陛下,如今秦州初設,微臣還需與內府商議,官吏需分批徵調。”諸葛亮答道。

諸葛亮對於秦州設立一事,早有準備。在劉禪抵達秦州前,諸葛亮便一直與潘浚、馬良、楊儀等人繼續商量秦州派遣官員的問題。

秦州封疆大吏,高階將校的任命基本已經敲定,難的主要還是郡縣一級的郡守屬官。

早在益州休養生息之時,劉禪與諸葛亮開始著手收回郡一級屬官的任免權,如郡功曹以上者必須經由大漢中央直接任命,每年由中央考核;郡功曹以下者,暫時不動。

所以秦州一地,需要大量的郡級官吏,雖然收降了不少魏官,但是以隴右的重要之處,根本不敢讓投降的魏官佔據要職。思慮之下,基本採用郡級官吏蜀人治隴、縣級徵辟隴人為屬官。

因此,季漢需要從益州徵調官吏,填補秦州八郡及秦州州一層的職位,但畢竟一下無法抽調出來。只能先任命太守讓其先行理政,內府慢慢理順屬官名單,朝廷組織,分批抵達秦州。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朕擔憂秦州政無所出,時間一久,恐生動亂,若是人數不足,不知是否可將這些年新舉孝廉先調往秦州協助理政?”

“不妥,陛下!”話音落,馬良趕忙出列,說道:“隴右政務複雜,士族、百姓民風彪悍,新舉孝廉大都出自蜀人,性格溫和,少有治政馭民的經驗,還需多在蜀地歷練,秦州大部分郡縣皆新下之地,處漢魏交界之地,形勢錯綜複雜。需徵調益州有擅長處理蠻、漢之人,充任秦州官吏。”

言至於此,馬良發覺自己失禮,連忙補充說道:“不過陛下所言有理,孝廉之中,有擅長羌、漢事務,善武事者,可調往秦州任職!”

劉禪對於馬良的反駁也沒生氣,畢竟馬良作為秦州刺史,瞭解的情況肯定比自己多,而且馬良也只是出於國事所慮。

劉禪想了想,看向馬良,說道:“隴右局勢複雜,南中平定以來,諸郡治理不錯,如今軍政穩定,可抽調一些人手,支援隴右,並不影響大局!”

馬良恭敬答道:“諾,臣稍後與上丞相商議此事。”

“臣正有此意,南中官吏有功績者可提拔於秦州,至於南中缺額,可由成都、??降都督府思慮。”諸葛亮說道。

“犒賞三軍的錢帛、糧米、將校升遷,準備得如何?”劉禪問道。

諸葛亮拱手,說道:“臣前日已經寫信於蔣參軍、張長史二人,命二人儘快籌集錢糧,以犒賞北伐大軍。”

劉禪輕笑一聲,說道:“若是府庫實在難支,可以考慮以蜀錦相賞,或者可以以隴右土地相抵。”

“臣心中也有此念,隴右地廣人稀,荒廢良田頗多,若是能讓軍中將士在隴右定居,想必能增秦州人口。不出數年,或許隴右此地能為我大漢北伐基石,供給北伐糧草。”諸葛亮撫須沉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