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卒下馬,牽馬而行;步卒卷甲胃,揹負器械,皆高舉著火把奔走,遠遠看去,好像是幾條巨大的火蛇蜿蜒前進,有時候合攏到一處,有時候又分散。

魏延本部與中山屯相隔車道嶺道,兩軍相望,互為犄角,相攻互助。是故張郃想要南下救隴,則必須破魏延,若想破魏延則要先斷中山屯,使其孤立無援。

午間的傾盆大雨,下至子時已經停歇。魏軍在山道上穿行,眾人嗅著潮溼的泥土的香氣,趟著溝壑間積留的積水前行。

天色幽暗,幸好張郃在出發前便讓各屯、各什用繩索相連,每一名士卒,抓住繩索,在後跟隨前行,不至於眾人在山道走失。

待行到離中山屯五里處時,全軍熄滅大部分火把,只有稀稀疏疏地暗澹的火光前行;待到三里處時,全軍火把熄滅,在明亮的月光中,緩慢摸索前進。

此時中山屯的漢軍李敘懶懶地躺在榻上,披著毛毯,大聲酣睡。

李敘早年是荊州遊俠,一起隨魏延從軍,跟隨先帝劉備。此人並無並無傑出才幹,但靠著一身勇力及悍不畏死的精神,一路拼殺上位。不過從軍多年,也積累許多經驗,被魏延有所依仗。

剛出兵隴右之時,李敘經常親自領兵巡視營寨,但近日隨著隴右逐漸平定,涼州援兵又被擊潰,龜縮於沃幹坂,是故在他眼裡隴右已經平定。

於是李敘也開始偷懶,對於營寨防備方面,也不是特別上心。

上行下效,屯內漢軍看守士卒,雖然不敢明目張膽的鬆懈,但分佈在外間各處哨卡和望樓的守卒早就上下點頭,依靠長矛小眯休息。

一個西側在哨卡看守計程車卒,昏睡間,被人捂住口鼻,割斷脖頸,斷氣而死。

就這樣一個一個的哨卡被魏軍士卒所襲,很快抵達中山屯營寨大門。

牛金舉手揮動,黑夜中火光由三五點到三五十點,再由三五十點到三五百點,隨後火光沖天。

魏軍士卒高舉火把,交替掩護搬開鹿角。隨後軍士卒抱舉巨木,撞擊牙門,破門而入,一氣呵成。

守衛的漢軍士卒,不由得腦袋嗡地一聲,巨大的恐懼感忽然生出,高喊道:“敵襲,敵襲!”

魏軍士卒四面一下子湧入,才爆發出無數短促的嘶吼和刀劍噼砍的鈍響。

李敘在睡夢中驚醒,久經沙場的他,忽然聽見無數沉悶的腳步聲。

一股強烈的威脅感勐地襲上心頭,他翻身跳起,下意識反應之中,先是拿過甲胃往身上套,再是手取環首刀。

“校尉!”外頭有個親衛驚慌地闖入營帳內,大喊道。“魏軍夜襲!”

此時屯內的喊殺聲和武器甲胃碰撞之聲,瞬間響徹營寨內,甚至越來越近。

李敘目前已經顧不上慌張,急忙叮囑親衛說道:“立刻通知魏將軍,令其派援兵相助。”

說完,李敘遲疑半響下,屯內被夜襲,情況惡劣,若是逃跑,則必然連累妻兒,還不如奮力一搏,以求一線勝機!

李敘遂提起環手刀,在營寨中呼喝士卒集結。幸好中軍士卒並無混亂,而是向李敘靠攏,結成圓陣不斷吸納潰散的漢軍士卒。

駐在李敘營帳周圍的中軍士卒,有三百餘人。他們數量雖然不多,或是李敘南征北戰多年的老卒,或是荊州老卒,戰鬥經驗豐富,戰鬥意志也是十分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