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渭北鏖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子兵法》曰:“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征戰近四十年的趙雲,對於夜戰自有心得。正如他叮囑傅肜所說,夜戰比晝戰更講究士氣,對於黑夜所有人都具有畏懼之心,這種畏懼之心會在軍陣中被遮掩,而當形勢不利的時,又會凸顯而出,擾亂軍心。
而王雙從軍多年,自然也是知道夜戰的艱難,在向西進軍之時,同時他命人向四周多布火把,以壯軍勢。
漢軍則是兵分兩翼,一路傅肜領兵,一路柳隱領兵,乘著夜色,從左右兩邊擊鼓吶喊而交錯前進。
魏軍王雙也隨即做出反應,兵分兩路抵禦,自己坐鎮中軍,命人高舉火把,中軍擊鼓,試圖迷惑趙雲,令漢軍不敢進攻。
黑夜中趙雲率騎兵三百人,止步不前,漢軍變陣之際,令眾人熄滅火把,虎視眈眈地看向魏軍,似乎在等待什麼的出現。
漆黑的冬夜,北風呼嘯。
趙統藉助清幽的月光看向自己的父親側臉,好奇問道:“父親,您自從來關中後,時不時地看向東南方向是為何?”
趙雲雙眸緊盯著不斷接近的魏漢兩軍,沒有理會兒子的問題,而是叮囑道:“兩軍交鋒之際,不可分神。”
趙雲話音未落,魏漢兩軍陣前,遂即響起蒼涼的號角聲。
“嗚!”
“嗚!”
突然一陣破空聲乍響,兩軍陣中大量的羽箭藉助的夜色攢射而出,在空中滑出無數的拋物線,越過陣前大盾,嘗試落到後陣士卒身上。
但可惜的是大量的箭失,被密密麻麻的長矛,有順序的揮舞所打飛,只有少量的箭失,落到士卒身上,但這根本並沒有多大的殺傷力,出少數的倒黴蛋外,更多的漢軍已經緩步向上前。
兩軍相隔數十步時,漢軍勐錘戰鼓,激昂的戰鼓聲乍然響徹寂靜的黑夜中。
雙方大軍士卒,齊聲大喊迎著雙方的箭雨衝鋒。轉瞬間,兩條火龍便撞上,在山呼海嘯的喊殺聲中,兩軍士卒短兵相接。
軍陣之中,百人佇列,奮勇者不得先,膽怯者不得退。刀矛相格,槍矛相戳,甲胃破碎、甲葉崩飛,將士身體的鮮血不斷地濺射出,其受傷的哀鳴聲與慘叫聲也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漢魏大軍皆是精銳之士,甲堅利刃,軍紀嚴明,漢軍的前赴後繼衝擊魏陣,而魏軍在其攻勢之下,穩如磐石,兩軍陷入最為艱難的鏖戰。
但魏軍人數處於人數劣勢,在相持一段時間後,魏軍軍陣被擊退數步,但後續的援軍又湧上前來,雙方軍陣再度糾葛在一起,不過漢軍還是依仗人數優勢略勝一籌。
左翼軍陣中傅肜面色凝重,為眼前這支魏軍的戰鬥力而驚訝,這支魏軍戰鬥經驗之豐富,戰鬥意志之頑強,超出目前普通漢軍的實力,若不是自己率領士卒乃是南征北戰跟隨先帝遺留下的老兵,恐難將其壓制住。
而得到戰情的魏將王雙則是微微鎖眉,心中念及,自己率領的三千士卒皆是出生秦地,常年跟隨大將軍南征北戰,乃是雍州軍團的精銳,如今卻被壓制,不談其兵力人數,其士卒想必也是漢軍精銳,看來今日必然有一番苦戰!
就在兩軍鏖戰之際,左翼漢軍陣中響起軍號,百餘人湧上陣前,試圖擊潰魏軍軍陣。
當先一將身披絳紅色蜀袍魚鱗甲,手持長矛,威風凜凜出現在陣前,正是漢將傅肜與其部曲親衛。
“誅殺魏狗,興復漢室!”傅肜高舉長矛,怒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