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政治鬥爭中,李嚴已經失敗。這次是李嚴主動出擊,想靠威懾、懷柔解決南中叛亂,從而能夠使其能夠擴大在大漢朝野勢力。

如果常房能夠安撫朱褒、雍闓成功,李嚴或許能夠得償所願,畢竟劉禪與中央不可能不賞賜李嚴。

現在常房安撫失敗被殺,殺雞儆猴想威懾朱褒,卻反被朱褒當成雞用來威懾大漢。

李嚴弄巧成拙,這個爛攤子需要中央收拾。

諸葛亮此意是準備用處罰常房來割裂李嚴與常房,甚至割裂其他李嚴黨羽。

當然諸葛亮還有一層意思,出於對大漢朝廷的穩定需要,保護託孤大臣李嚴,表示常房事件到此為止。

劉禪左手按住劍柄,感受金屬的冰冷,慢慢揉搓劍柄。思索如何處理李嚴,按照諸葛亮所言,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卻……便宜李嚴,做錯事不處罰,恐怕會助長其威風。

劉禪思索之際,看到潘浚低垂眼頰,一副聽不懂的樣子。劉禪心下一動,問道:“潘卿你以為如何?”

“封疆大吏,大權在握,靠近南中,倘若捅出漏子,便是天大的麻煩,陛下不可不未雨綢繆!”潘浚面無表情地回答。

劉禪問及常房處罰事宜,潘浚卻答非所問,說出令不明其中深淺之人摸不著頭腦之語。

劉禪聽聞沉吟半晌,緩緩說道:“常房此事,按照相父之意處置有些過了。朱褒反叛已成事實,相父不必如此安撫,若為示敵以弱,處置也有些過。”

“畢竟常房不管是為誰效力,始終也是為大漢效力。至於李卿朕親自處罰即可。”

“將其諸子、家人徙於漢中如何?”諸葛亮聽言明白劉禪有其他安排,沉吟思半晌後答道。

“善,相父如此安排即可。”劉禪滿意諸葛亮對常房處理,點頭回道。

劉禪看向繼續沉默的潘浚,劉禪明白潘浚想置身事外的想法,但是劉禪怎麼會讓潘浚如意。

“朕聽聞李卿為人性情孤傲,在犍為時與楊洪不合,當時令楊卿氣急之下準備歸隱。在先帝亡故之後,在犍為李卿享受奢靡。”劉禪繼續說道。

“潘卿身為司直豈能不查,卿近日可對此詳查,查後上報於朕。”

潘浚平靜的臉露出一絲苦笑,越怕什麼來什麼,無奈之下潘俊只能對劉禪拱手稱諾。

劉禪見潘浚神情,轉念也想到潘浚在大漢得罪不少人,劉禪思索後,緩緩說道:“朕前些日在武擔山親耕收穫之糧,口感不錯,相父與潘卿可取些回府享用。”

“臣謝陛下厚恩!”諸葛亮、潘浚下跪稱謝。

與諸葛亮平靜相比,潘浚臉上笑容滿面,畢竟能吃大漢天子種的米,不是厚恩是什麼?

有大漢天子保佑,還需要擔憂什麼?

不就是控訴託孤大臣李嚴不法之事嘛,有什麼可怕。

劉禪笑著揮袖令二人退下,示意黃皓帶著二人前去領稻米回覆。

&nbsp感謝邦媛的打賞、感謝其他兄弟的月票(人數多不寫了)、感謝一直投推薦票支援的書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