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經:“王平樸魯,有大將之略。虎臥北境,鍵閉劍門。”

劉禪深知王平的優秀,不管是二退張郃,還是後期以三萬大軍敗曹爽的十萬大軍,無一不顯示了王平出色的指揮能力,以賨人之資,出任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領漢中,何其難也!

而且他不是豪強世族,內無黨羽。值得重用,為了日後北伐提供優秀將領,也為培養自己的日後登基話語權,自己將如同漢武帝扶持衛青一般扶持他。

劉禪掏出提前備好的用錦帛寫好的《孫子兵法》遞給王平說道:“子均,每日擇一段誦讀,讀時多注筆記,吾與休昭說過,讓他每日教你識字。你天賦異稟,雖不識兵法,但所行之事,已在兵法之內。”

王平雙手顫抖的接過兵書,一副不敢相信地表情。在漢代形成了經學門閥,普通書本獲取都難,更不用談《孫子兵法》如此珍貴的兵書

王平單膝跪下,拱手作揖說道:“殿下之恩,平萬死難報。”

劉禪握住王平作揖的手對王平說:“吾在成都便知汝之能,雖子均目不識字,但幾日相處,知汝曉戰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治軍嚴明!我觀之子均有大將之才,今不願明珠蒙塵

古人云:寶劍佩英雄,吾今日將兵書贈與子均,願流一段佳話。”

王平眼角已被淚水粘溼激動道:“平何德何能,由殿下如此對待,平今後願為殿下走狗,雖九死難報殿下之恩。”

劉禪扶起王平豪爽一笑道:“大丈夫豈能如此姿態,大丈夫立於世間不可自輕,今後子均為我爪牙,助吾蕩平天下即可!”

劉禪說完示意王平拿好兵法趕緊去找董允學習識字。

江州都督東征大營

夏日炎熱,暑氣逼人。

一縷涼風吹過軍營,“趙”牙旗被風吹著捲起。

正在牙門候著劉禪的官吏被涼風帶走了些許疲倦與炎熱。北宋時,“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為衙。”

眾人遠望高舉“馬”牙旗的精騎在前,“劉”大纛在後。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

居眾人之首是一老者白髮蒼蒼銀髯飄灑卻面色紅潤精神飽滿,身襲勁服,頭戴鶡冠,臂著臂韝,領眾人向前步行迎接劉禪。

劉禪按轡徐行,離趙雲十米處下馬以示尊敬。

趙雲領軍中官吏行軍禮,劉禪行還禮以示年幼對重人尊重。

原本在夏日中等候多時的官吏見劉禪行還禮,心中不快煙消雲散,眾人直身肅立,左手壓右手(女子相反),手心向內,推手時微向上舉高齊額,俯身約60度,將軍禮變成天揖禮。

劉禪見狀心中微微一笑,面上不變,以示親近將趙雲扶起低聲:“辛苦趙老將軍!”

趙雲口稱不敢

劉禪及趙雲等眾人隨即入牙門

江州都督東征軍牙帳內

麋威、霍弋、董允行軍禮拜見趙雲,獨王平行天揖禮,獨現怪異。

趙雲行土揖以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