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將軍。”

劉義真叫了聲在一旁的範道基。

“此次戰事便交給你了。”

範道基掃了眼後方佇列整齊的羽林騎兵,堅定的向劉義真點點頭。

“若敵將還按照以前的方式與我軍作戰,迎接他們的最終只有敗亡!”

不是範道基自傲。

這支羽林騎兵是根據劉義真的理論指導外加範道基的親自調教訓訓練出來的。

並且因為有著傅弘之“甘願”來做羽林軍的沙包,這支羽林騎兵的實戰能力也是經過考驗的。

而且範道基早就知道此戰要對付的北魏騎兵幾乎全是輕騎,不是那恐怖的具裝騎兵,所以他絞盡腦汁也沒想到羽林騎兵能輸在哪裡。

即便羽林騎兵的數量或許只有敵軍數目的一半,他依舊不懼!

“那便好。”

“此次若能將這一萬騎兵拿下,那大軍便能入駐涿縣,控制河北門戶,讓拓跋燾不敢這麼輕易越過我軍主力向河北深處肆虐。”

涿縣,還是重要的。

宋軍佔據涿縣後,就能威脅到北魏的補給線。

要是拓跋燾還敢和現在這麼去自己後方溜達,劉義真便會果斷進攻拓跋燾位於遼西、遼東的大後方,讓拓跋燾陷入無糧可用、無路可退的境地。

還是那句話,國戰,拼的就是誰的國力強、積蓄深、犯錯少。

誰先敗了這第一仗,犯下第一個錯誤,那後面迎接誰的很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的地步。

眼下的劉義真、拓跋燾誰都沒有資格犯錯。

錯了,這份後果將由兩個國家,乃至兩個民族去揹負。

這樣沉重的壓力讓劉義真不敢有絲毫鬆懈,但同時也更堅定了劉義真心中某些信念和想法。

身旁的範道基並沒有注意到神情有些異常的劉義真。

他不斷在和來來往往的斥候交流資訊,終於在其中聽到了自己想聽到的情報。

“陛下,有斥候發現敵軍騎兵了!”

“距離我軍還有多久?”

“不到十里!”

十里,對騎兵來說就算不是一個衝鋒就能結束的距離,但也所差無幾。

“略微有些倉促,但也不算壞事。”

劉義真當即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結陣,等待著敵軍騎兵的到來。

拓跋健一路奔襲,在迎頭撞上劉義真本部大軍的時候也是勒住戰馬觀察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