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劉義真所料。

拓跋燾一直在戰陣的外面肆意遊曳,並且努力創造戰機。

本以為進攻檀道濟,至少能讓劉義真的本部大營有些動作,不成想劉義真這麼謹慎,即便是有所動作,也是指揮王鎮惡出擊,自己>>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則是穩坐釣魚臺。

“他願意守,就讓他守著。”

“只要我們盯緊河間國運輸糧草的隊伍,劉義真遲早要出來和我軍決戰!”

拓跋燾從得知劉義真大軍前來之後就盯上了劉宋的後勤補給。

正面打,拓跋燾不是傻子,不可能會下馬來去和宋軍作戰。

同理,劉義真也不會瘋狂到在平原上以步兵的肉身去抵禦狂暴的戰馬。

至於和劉義真打消耗戰……這條計策拓跋燾確實想過。

但隨著劉宋在海上逐步投入力量,大大減輕了劉宋的運輸成本,拓跋燾不覺得最後耗下去的贏家是自己。

唯有藉助自己的優勢,憑藉騎兵的靈活去封鎖劉宋軍隊的聯絡,看住位於河間國的糧草,讓劉義真不得不和自己決戰。

幾天的奔襲,拓跋燾也並不是眾人眼中的瞎跑。

在這段時間,他透過高強度的移動,大致摸清了宋軍的幾條運糧路線還有運糧時間。

現在明處的線路有兩條,分別是十日一送。

還有一條則是暗處的線路,這條線路極為隱蔽,拓跋燾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運糧的間隔差不多是一月一送。

這三天線都被拓跋燾麾下計程車卒盯的死死的,只等著宋軍露出破綻,給予宋軍狠狠一擊。

這個機會並不難等。

就在拓跋燾第一次試探無果後,有拓跋燾麾下計程車卒發現了宋軍的異常。

在那條暗處的糧道中,上千匹戰馬拉著幾百輛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運糧車正逐漸向宋軍大營靠近。

沒人知道這支隊伍是怎麼在重重監視下靠近宋軍大營的,至少等魏軍斥候發現他們的時候,他們距離范陽郡地界已經很近。

有魏軍士卒猜測這支運糧隊是從河內繞著彎子趕來的,不過那都不重要。

動用上千匹戰馬運輸的糧食,少說也有幾萬石。

這些糧食,足以支撐拓跋燾的隊伍繼續在劉宋大軍的後方搞事情。

換而言之,就是這批糧食,值得拓跋燾出動大軍前去截獲。

拓跋燾當即將隊伍一分為二,一部分由奚斤率領繼續在外圍伺機而動,自己則是帶著五千騎兵朝著那支運糧隊攻去。

發現運糧隊的地點是在河間國西部,廣平郡北部,於是拓跋燾便率領士卒在滹沱河北岸等候。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原名滹沱,亦名惡池。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與此河不是一個好伺候的主。

事實也確實如此,滹沱河以泥沙多、善衝、善淤、善徙而聞名於河北,是河北平原的締造者,它的河岸兩畔都異常平坦,幾乎沒有半點曲折。

獨特的環境讓這裡視野極佳,拓跋燾也不怕有什麼埋伏,在抵達後便放任戰馬去周圍的農田啃食,給戰馬在作戰之前最後補充一波體力。

“陛下!來了!”

拓跋燾的時間估算的也是正正好好,不到半天的時間,宋軍的運糧隊已是抵達了滹沱河南岸。

在南岸的宋軍顯然也是發現了早早在北岸以逸待勞的拓跋燾,不出意外變的一陣慌亂,急忙催促隊伍調轉方向,朝著後方撤去。

“現在還想逃,晚了!”

已經吃到嘴裡的獵物,拓跋燾怎麼可能讓對方逃掉?

一聲令下,北魏的五千騎兵以雷霆之勢朝著宋軍的運糧隊衝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