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這事情,最後還是要落在拓跋燾身上!

“陛下,這大魏最後的國運,就看你的了。”

————————

————————

“阿嚏!”

拓跋燾打了一個寒顫,總感覺有人在默默唸叨他似的,心裡難受的厲害。

“陛下,入秋後天氣轉涼,還要多注意保暖。”

貼身內官宗愛給拓跋燾披上一張雪白的虎皮大衣,溫暖的獸皮頓時隔絕了燕山山脈中的嚴寒,給拓跋燾緩回一口熱氣。

此時。

這支約莫三萬人的騎兵隊伍正在拓跋燾的帶領下悄悄順著燕山山脈中間的小道朝著遼西摸去。

一路上這支騎兵算是吃盡了苦頭。再加上天氣轉冷,山裡的溫度忽高忽低,讓不少士卒都感染了風寒,這些都不斷考驗著這些魏軍士卒的意志。

“二三子!最多還有一天路程便能趕到遼西!過了遼西便是河北!那裡有能遮寒的屋子、能果腹的食物,還有能暖床的娘們!只要堅持下去,這些便都是我們的!”

喊話的不是拓跋燾,而是北魏大將丘堆。

拓跋嗣在世的時候,曾立長孫嵩、奚斤、安同為左輔,崔浩、穆觀、丘堆為右弼。

此六人中穆觀被安同所殺,安同又投奔了劉宋。如此一來便只剩四位。

如今權勢最重的毫無疑問是崔浩,有崔浩在中樞排程一切,其他三人都是漸漸被排擠出權力中樞,只能是在行伍中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此次拓跋燾決定進攻劉宋,自然也是將除了長孫嵩之外的幾名大臣都帶在了身邊,以求能一戰攻下河北。

奚斤此時在隊伍最前方領著斥候探路,防備著可能靠近這一帶的劉宋士卒。

邊打量,奚斤邊慶幸道:“幸好那些具裝騎兵的裝備早早就被運往了遼西,不然,不然要是帶著那麼重的輜重在這山裡走的話才叫真的要命。”

拓跋燾在他們身後聽到奚斤的話後並未太高興,反而是皺起兩條劍眉。

“赫連勃勃也是弄出來了一支具裝騎兵的,朕聽說叫什麼“龍雀營”。”

“這支軍隊可能是被赫連勃勃派到戰場了,結果卻連個響都沒有。這屬實有些怪異!”

主要還是因為宋夏之間的戰役發生在隴右乃至漢中,距離北魏實在有些遙遠,拓跋燾無法打聽到更多的訊息。

“長安那邊的線也斷了……總的來說,越拖下去,我國的劣勢就越明顯。所以朕才打算今年孤注一擲的朝河北發起進攻。”

平時的拓跋燾或許會偶爾陷入暴怒、憤然的情緒中去,但是一旦到了戰場上,拓跋燾的頭腦又似乎可以變得格外冷靜,不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

“我們要打下河北,絕對不能只靠著具裝騎兵。”

“最關鍵的,還是人心!”

人心,也是拓跋燾此次決定進攻河北的終極武器。

“宗愛,去聯絡那些世家,讓他們將宋軍的行動都給朕打探的明明白白!”

“喏!”

拓跋燾捻著手中的韁繩,如同幼虎貪婪的巡視著自己的領地:“這一次,務必一戰拿下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