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把你送到朕面前。好讓朕從你身上找到些成就感?”

看李順滿臉蒼白的模樣,劉義真眼底浮現相當濃厚的失望。

“崔浩確實是個能人,但他的眼界終究還是沒有跳脫出去。”

“他還以為朕的目標是北魏,所以才想出這種無聊的計策。”

李順強裝鎮定的問道:“那敢問大宋天子到底想要什麼?”

“只要陛下擊敗魏國,重新平定北方,文治武功便可直追漢高祖、光武帝……難道連這些都滿足不了陛下嗎?”

李順此刻居然是有些恐懼。

眼前的這個天子,野心到底有多大?

劉義真摩挲著手腕:“當年秦國東出函谷,六國中鮮少有人能猜到嬴政的目標是覆滅六國,定鼎天下。”

“六國存在了數百年,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國祚會被秦覆滅。也不相信秦國真的會有一統天下的目標,頂多是多佔幾塊土地,故此才弄出“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的笑話出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天下,註定是要大一統的。這時代,註定是要往前走的。”

“崔浩和拓跋燾還在用六國的那一套來對付朕,充其量是如當年六國“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罷了。”

“何況現在北魏自己都窮的叮噹響了,你們就算是聯合了戰局河西的北涼,怕也做不到六國扣關之盛。”

劉義真和李順說了很多,但是李順通篇只讀出一句話——

“朕確實已經不把北魏當做對手了。”

挫敗~

無力~

李順渾身的骨頭都像是被抽調,有些軟塌塌的看著上首的劉義真。

劉義真對李順也是失去了興趣:“從你離開平城已經過了半個月,這段日子也不知道拓跋燾準備的怎麼樣了。”

“雲中、晉陽、遼西。”

“李順,你說拓跋燾到底會選擇哪面當做自己的進攻方向?”

不等李順回答,劉義真就自顧自的自問自答起來:“雲中距離平城太近,而且有陰山地利,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偷襲拿下。”

“晉陽和平城中間有雁門山,兩國又各自修繕了雁門關,想要打過來同樣會損失巨大。”

“加上崔浩既然派你前來,目的就是要拖延時間,給拓跋燾調動兵馬的時間。雲中和晉陽距離平城都不遠,不用耗費半個月的時間來準備,如此看來,就只有河北了。”

“從河北進攻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東面“太行八徑”中的軍都徑,只要搶佔居庸關便可進犯河北;另一條則是繞路從遼西攻打右北平。”

“前者行軍路程顯然更近,正常人都會選擇從居庸關攻打河北。”

“但拓跋燾可不是什麼正常人。”

“他是天才。”

“軍事上的天才!”

“居庸關雖近,卻有朱超石和沈慶之的重兵把守。拓跋燾要是真的想如烈火燎原一樣鯨吞河北,就必須把騎兵的機動性發揮到最強,用最快的速度把河北擾亂……如此,攻打居庸關就成了下策。”

最後,劉義真微笑的看著已經渾身開始顫抖的李順。

“朕明白了,就是遼西對吧?”

“拓跋燾……還有多久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