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八國公(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國公的位置,只是個開始。
劉穆之的功勞確實大,但沒有硬撐到劉宋建國是硬傷。
劉穆之追封了,那徐羨之、傅亮要不要加封?
徐羨之、傅亮加封了,那那些軍方的大佬要不要加封?
這個口子一開,幾乎是帝國頂級勳貴的盛宴。
事實上,朝會一結束,禮部確實已經開始著手為冊封幾名功勳能達到“國公”之位的大臣。
徐羨之,作為劉穆之的繼承者,為劉宋政權的建立和國度都立下汗馬功勞。即便他已經不在中樞,還在南方養老,這目前劉宋活著的第一大功臣還是他。
傅亮,性質和徐羨之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徐羨之已經徹底退居幕後,傅亮卻還在朝堂上當背景板。
謝晦,雖然年輕,但功勳可是自己實打實幹出來的,沒有借用陳郡謝氏的光輝就達到如此成就,怎麼也得有他一個。
王鎮惡,不用說了,他要是不封為國公,那整個軍方都要裂開。
朱齡石,有著攻滅譙蜀,保全關中的戰功,給一個國公之位絲毫不過分。
沈田子,功勞甚偉,雖然犯過一些錯誤,但光憑其攻破統萬,徹底覆滅胡夏這一功績,給個國公也是實至名歸。
但還有一些人卻十分有爭議,不光是禮部大臣拿不準,就連王修、王買德這些人都拿不準,最終還是寫了個名單交給劉義真。
其中最難抉擇的一個是王弘,一個是檀道濟。
王弘雖然是琅琊王氏的話事人,在劉宋政權的穩固中,劉裕、劉義真都曾借用過他手中的政治力量,他本人也曾擔任過劉宋的丞相,但是……
成也琅琊王氏,敗也琅琊王氏。
這身份放在這,深知此次冊封國公風波之兇險的官員實在不敢輕易給王弘下定論。
另一位檀道濟……
資質老,但軍功方面始終差那麼一點點。
若此次拿下統萬城的是他,一個國公之位絕對沒跑了,但現在……
和檀道濟相似的還有王仲德。
同樣是年齡資歷都很猛,但卻沒有那種一拿出來就讓人心服口服的戰績。
這些個難題都被一股腦推到劉義真面前,王修一副“你天子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那你自己去解決”的架勢,看得劉義真是欲哭無淚。
“徐羨之、傅亮、謝晦、王鎮惡、朱齡石、沈田子,這六人的國公之位是穩的。”
“王弘和檀道濟……”
其實論功勳,這兩位還是能添進去的。
但封國公也好,授爵位也罷,一切都要看看其背後的影響的。
封了王弘,再加上琅琊王氏的資源,在未來會造成多大的風波誰也不知道。
和王弘不同,謝家現在的力量其實很分散。
謝玄一脈的正統是謝靈運而非謝晦。
同時謝晦也不算是謝安的嫡系,這種幾座山頭的出現讓劉義真對陳郡謝氏很放心。
但琅琊王氏可不同,人家王弘是現在琅琊王氏正兒八經的集大成者,東晉丞相王導的嫡系。這樣的身份讓琅琊王氏完全可以把勁往一塊使,不會在內部互相消耗、牽制。
要是真給琅琊王氏一個國公,未來會發生什麼,那就真的只能交給天意了。
王弘的問題不光是這些官員頭疼,就連劉義真也頭疼不已。
至於檀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