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舅爺趙倫之(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是趙倫之也起了心思,不給自己借兵的話。
劉義真眼角餘光掃向桌邊的寶劍……
好在趙倫之沒有讓劉義真失望。
或者說劉裕餘威猶在,讓趙倫之壓根沒想到別的事情。
聽到劉義真已經有了計劃,趙倫之二話沒說就交出自己的兵符。
他還表示願意派自己的兒子趙伯符立刻啟程趕往青州和沈田子部匯合,絕不耽擱!
趙倫之的這幅模樣讓劉義真總算鬆了口氣。
他接過兵符,向著趙倫之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
“車士謝過舅爺爺!”
這一禮一方面是為了自己方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歉意,另一方面確實是感激趙倫之。
劉義真現在有這一萬兵馬,到了北方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這對劉義真此次的行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借到彭城的兵馬,劉義真在彭城稍稍休息一晚後也再次踏上征程。
有了大軍的劉義真就連走在路上都有了十足的安全感,不似從建康趕到彭城時的慌亂。
而心中踏實後劉義真自然也有了餘力開始分析前方的局勢。
現在宋軍大軍幾乎都在大河以北。
其中的十萬主力現在在王仲德、朱齡石的帶領下應該是已經陸續撤往河東。
河東這地方無論從哪面打進去都很難。
只要王仲德、朱齡石能撤到河東北面的要地平陽,自然就可以從容的在平陽佈置防禦體系,不擅長攻堅的北魏騎兵大機率是拿不下平陽的。
還有傅弘之率領的長寧鐵騎。
現在拓跋嗣應該忙著怎麼圍剿宋軍主力,傅弘之那點搗亂的兵力還不足以引起拓跋嗣的重視,拓跋嗣不至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所以傅弘之只要收到訊息並撤離,安全還是可以保障的。
劉義真最擔心的是在河內的檀道濟部和上黨的劉義符部。
這兩支軍隊都背靠大河,沒有一點可以阻礙騎兵的防禦工事。
一旦拓跋嗣朝著這兩個方向發動進攻,他們絕對擋不住。
劉義真開始學著換位思考。
若我是拓跋嗣,我會怎麼選擇朝著哪方先打?
先攻擊上黨郡的話,固然可以追上宋軍大軍,但是面對有了防禦體系的宋軍,拓跋嗣應該知道自己大機率無法擴大戰果。
若是先打河內,然後從南北兩面包圍上黨,如此倒是能把上黨、河內的宋軍都留下。
但是……
劉義真往往都以最壞的結果去做戰局的推演。
有沒有辦法能將全部宋軍留下來的?
劉義真坐在馬上一邊苦思冥想,一邊回想著歷史上那些在這個區域發生過的戰爭……
突然,劉義真睜開雙眼!
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