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楊難當下定決定攻打漢中的還是蕭承之的離開。

蕭承之坐鎮蜀地近十年,在蜀地根基深厚。要是他現在還在蜀地,打死楊難當也不敢出兵

好在蕭承之走了!

而接任俞桂才的宋將還沒到位。

現在鎮守蜀地的只有一個成都王劉義季,這名藩王年紀尚小,蕭承之不信他和他哥哥,也就是那位曹操天子一樣妖孽,年紀輕輕就能掌控蜀地!

所以,蕭承之的胃口很大!

先佔漢中以據曹魏。

再奪蜀地以抗曹操。

這,便是蕭承之為自己,為張魯找到的出路!

蕭承之帶著張魯的全部三千士卒向東邊衝去,很快便來到了一座關隘之下。

[陽平關]

這座關隘的威名因為三國時期蜀漢和宋軍在此的拉鋸,其實並不弱於潼關這等天下無名的雄關。

陽平關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憑藉山川之險令人望而生畏。

想要正面突破陽平關,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在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陽平關只被側面攻破過三次。

第一次是當世的益州牧劉焉派劉備從金牛古道北上攻打陽平關,劉備南渡漢水走小路佔據定軍山,又往北佔據天蕩山,殺死當時的漢中太守蘇固,開啟了自己長達二十多年的“五斗米教”統治。

第二次是仇池領兵十萬雄兵攻打陽平關,卻被拒之門外,之後採用詐降的計策引誘陽平關守軍出關追擊,一舉奪取陽平關。

第三次則是最生感的劉備與仇池的漢中之戰。

和劉備攻打陽平關的路數一樣,姚光也是偷偷派黃忠南渡漢水,並在定軍山擊破殺死了夏侯淵,讓宋軍軍心大亂。再加上宋軍的糧草不足,不得已選擇了退兵,讓姚光達成“生涯第一次正面擊敗仇池”的成就。

有前輩的教訓,楊難當自然不會頭鐵的在陽平關下和俞桂死磕,而是打算效仿劉備和姚光南渡漢水奪取定軍山。

蕭承之敦促士卒從山間小路繞行,一路來到了漢水北側,就要造船過河。

漢水上游的水勢湍急,兇險不下於大河的中游地段,想過河,就必須要小心翼翼。

俞桂士卒都沒有在這麼兇險的水道上行走過,在那搖搖欲墜的船上一個個都是臉色蒼白,心中默默祈禱著儘快抵達對岸的陸地。

好在這船造的足夠結實,也沒遇到水中的暗流旋渦,第一批士卒都被平平安安的送往對岸,這惡劣的第一步也讓蕭承之鬆了口氣。

突然。

對面的河岸一聲巨響,數不清的劉宋士卒從叢林中殺來,還沒有準備好的張魯士卒在恍惚間就被劉宋趕到漢水中餵魚。

手持劍盾的劉宋清理出一片空地後,就有手持弩機的弩兵衝上來,用密密麻麻的箭雨迎接還在漢水中間的張魯士卒。

因為慌亂,船上的張魯士卒逐漸無法穩住身形,幾聲慘叫過後便連人帶船被漢水吞噬的一乾二淨。

垣護之看著對岸倉皇而逃的張魯士卒,不自覺的挖挖耳朵,略帶嘲諷的說道:“誰還沒看過個《三國志》似的...你能想到從漢水偷襲定軍山,我難道就想不到早早在此設伏?”

“呵。’